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社会救助工作研究.docx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社会救助工作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社会救助工作研究

?

?

杨亮亮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为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形成敌后战场、应对各类灾害、引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以陕甘宁边区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社会救助工作。其中包括赈灾备荒、难民救济、教育救助等方面,通过相关机构的设立,政策、法规、条例的颁布,取得了显著成果。并恢复了边区社会生产、巩固了陕甘宁边区、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社会救助

:K265??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21)09-0064-03

关于陕甘宁边区社会救助的研究,学界已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其中,十数篇关于边区社会救助的研究论文,以学位论文居多,从制度、毒品、妇女、难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各类文章均为陕甘宁边区社会救助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一些没有系统论述的地方。基于此因,笔者拟从陕甘宁边区的赈灾备荒、难民救济、教育救助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陕甘宁边区的赈灾备荒

陕甘宁边区的灾害,一方面是边区自然环境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战争引发,因而灾害问题的解决异常棘手。边区社会背景也十分复杂。“陕甘这个地方,很早就是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捐税繁多、烟毒满目、民不聊生、生产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地方”[1]33。但是,李维汉在《陕甘宁边区建设简述》一文中提及:“社会政策方面,在土地未分配区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土地已经分配地域,欢迎土地革命时期逃亡的地主回乡,分给以耕种必需的土地和窑房;改善工人生活实行劳动保险、社会保险,使工人有工做,有饭吃,有衣穿,发展工商业;实行十小时工作制,使得资本家有利可图,使贫苦人民免粮免税,实行地方救济,推广义仓运动;提倡男耕女织,做到丰衣足食”[1]23,对于边区的社会救助进行了蓝图描绘。

(一)救助灾荒

陕甘宁边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域,因而边区政府恢复社会生产的首要任务便是赈灾备荒。关于自然环境状况,政府调查报告中有以下描述:“濯濯的高山与险峻的深沟,是这里的地形特点……许多曲折的深沟,横躺在不断起伏的山地里……其他深沟天旱无水,到大雨时则水势很猛。春夏间常少雨水,易成旱灾;而秋天则往往雨水过多,造成水灾雹灾。”[2]3431940年,“延安县全境,及环县、淳耀、延川、延长、安定各县一部,均发生过瘟疫,仅盘龙一个区死了五百余人,瘟病为脑脊髓膜炎、猩红热、天花、白喉等病。”[3]566西北地处内陆,还时常有干旱发生。除此之外,亦有洪灾、雹灾,几乎分布于全年范围内,并且造成了相当大的财产损失,因而亟待将其解决。边区政府遂派出专员对于受灾地区进行灾情调查,以期做出相应的赈济政策。

1940年3月30日发布文件《陕甘宁边区党委政府关于赈济工作的决定》,对边区赈灾备荒做出以下决定和指示。“查边区去岁秋收,有许多地方均告欠荒……值此春耕之际,亟应进行赈济……特有以下决定:(一)根据各县被灾情形及难民之多寡,赈济粮及款数之分配为:……神府县赈济粮小米二百石(由公粮中拨给)……固林县赈济款五五○元。(五)在这一赈济工作中,不仅依靠政府所拨的粮款,而且主要以发动群众,进行互相调剂”[3]150。

1940年4月17日发布的文件《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将赈款全部拨充边区难民纺织工厂作资金的呈文》指出:“将前述两项赈款十五万元,完全拨为难民工厂一厂资金,不在设贫民工厂,该厂性质仍为赈济……其所得盈余部分留作扩大营业,部分提作赈济,致皮革、农具两厂”[3]190。1940年7月2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训令——关于修筑庆环公路以工代赈问题》:“兹为以工代赈,安抚民心,拟请建筑由环县到定边之公路,以工代赈,统计并组织灾民进行此事……从速兴筑,以利灾民而便盐运”[3]344。

另外,边区政府为积极应对自然灾害,还采取备荒措施,尽量减少各类财产损失,挽救人民生命。《西北局关于防旱备荒的紧急指示》:“二、目前全区党政军民均应把防旱备荒紧急任务提到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三、防旱备荒的方针,就是依靠广大的人民及部队、机关、学校全体人员……把防旱备荒真正做成一个广泛的群众运动。四、各机关、部队、学校及群众均应立即厉行节约……以便储蓄必要的粮食,渡过灾荒”[4]64。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看出边区政府在赈灾方面的主要举措:边区政府注重调查研究,力求统计灾害的准确情况,以便做出相应决策;成立赈灾机构,引导、组织受灾区域开展抗灾、落实政府救灾部署工作;赈灾不划分阶级,具有民主性和人道主义精神,旨在恢复边区的社会生产;多方面筹措资金,争取国民政府援助,并将赈灾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运用;结合边区实际情况,进行以工代赈,一方面可进行生产工作,另一方面可解决灾民的归属问题。

(二)減租减息

随着日军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在占领区实行“肃正”“清乡”“三光政策”,对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