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思考_1--第1页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思
考
摘要: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中国的工程教育将
如何发展?本文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期的实施情况与当前我国及欧美
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阐述了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卓越计划2.0”的主要思路为支撑新时期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要
积极探索并实施“融合创新”范式、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专业设置逻辑和管理
办法、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实施“一带一路”工程教育的深度合
作和新的专业评估和认证制度,加强和改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工业革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工程教育范式,卓越计划
2.0
一、为什么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1.“卓越计划”回顾。
为了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加速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奋进的
步伐,2010年我国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
划”)。从设计理念上看,卓越计划具有三大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
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
新能力。
2015年9月,中国工程院对“卓越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四年来
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和变化。[1]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思考_1--第1页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思考_1--第2页
“卓越计划”将于2020年到期。应该说,“卓越计划”对引导高校将工程
人才的培养纳入学校的中心工作、激励和引导高校再次将注意力和重心转移到
工程人才的培养、转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提高工程
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对于扭转当时我国工程教育“科学范式”进一步深化的势
头、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
“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并没有完全实现当初的设计理念,我国的工程教育还
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由于“卓越计划”自2013年10月第三批公布以后没有再
批准新的学校或专业,近年来关于“卓越计划”的“声音”少了,大有被忽略
的风险,使得到目前为止“卓越计划”惠及学生的比例不足工科学生的5%,并
[2]
没有达到“卓越计划”预期10%的目标;许多困扰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比如
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工科毕业生在国际竞争、经营管理、学科知识交叉融合、
实际动手等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如故。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虽
然教育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其他相关主管部门参与
的配套政策,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其次,没有针对企业参与“卓越计
划”的优惠措施和激励政策,一些企业仅凭一时热情和当时领导的认识参与了
卓越计划,其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保障,企业的参与也缺乏长久、可持续发展
的机制;第三,卓越计划专业的知识体系更新速度缓慢,专业设置逻辑仍然以
学科为主,专业管理亦不利于新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专业改革很大程度上还只
停留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上;第四对“卓越计划”相关实践教学和教改经费的持
续投入不足或不到位,不能持续调动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无法深入开展,进而影响了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五,高水平、“双师型”师资短缺,教师队伍国际化不
够,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仍需加强。
2.为什么要实施“卓越计划2.0”。
为适应和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求和挑战,美、德等世界发达国家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