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冷却水套的优化设计方法.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柴油机冷却水套的优化设计方法

?

??

?

?

?

?

?

?

?

???

?

?

?

?

?

摘要:对于大功率柴油机的冷却与热平衡问题,冷却系统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整个动力系统。因此,开发高效可靠的冷却系统是进一步提高柴油机工作效率、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必须克服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采用先进的冷却系统设计和有效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利用CFD软件对多缸柴油机冷却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与实验分析相比,更加直观,在改进过程中不需要制作实物,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近年来随着计算模型的改进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完全可以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柴油机;冷却水套;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为了快速设计柴油机冷却水套,采用建模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柴油机样机冷却水套模型。进行CFD仿真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评估整个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发现原机冷却水套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

一、试验样机冷却水套模型建立

1.模型的建立。利用某型号柴油机进行试验分析,该样机采用增压中冷进气方式,直列式六缸,尺寸为936mm×777mm×985mm.运用三维绘图软件CATIA进行冷却水套的参数化建模,大致分为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由于整体柴油机水套模型结构错综复杂,建立模型除重点区域(如气缸盖底部鼻梁区,进排气道周围关键区)细化外,其余非重点区做简化处理。

2.网格划分。对柴油机冷却水套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非结构网格,其对模型整体适应性好.将已经建立好的CATIA模型以model格式导入ICEM进行网格划分,将气缸盖和缸体水套分开,作为两个整体分别划分,以减小计算的负荷加快整体进程,为使整体网格质量提高,局部区域需要网格细化.边界层划分有棱柱网格,保证流场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缸套中靠近气缸壁部分网格影响换热系数的准确性,需要细化,另外缸盖与缸体之间连接的上水孔也需要细化网格。

3.边界条件及初始求解参数设置。计算模拟过程采用湍流模型为标准k-ε模型,近壁面区域使用标准壁面函数.运用有限体积法对计算区域流体进行离散,采用计算精度较高的二阶离散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采用应用较为广泛的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方程,冷却介质为水,根据试验测量以及前人经验对模型的边界和初始值的设定,其设定为:冷却水套入口为速度进口,流体速度3.6791m/s,温度75℃;缸盖出水口为压力出口,出口静压为1.92×105Pa;缸盖处壁面设置为无滑移,温度120℃。

二、原机冷却系统分析

1.缸盖冷却水流速分析。在自缸体上水孔到达缸盖底部,由于截面积突然增大、压力升高,使得缸盖底部冷却液流速降低,个别区域产生了涡流;相邻两个上水孔的冷却水在缸盖底部合流,但是因为流速以及流向存在部分差异而造成局部冲撞,形成漩涡;在进、排气道相对一侧在设计之初没有作为重点冷却区域考虑,设置的上水孔相邻之间距离较远,从而造成缸盖底部连接上水孔之间形成了流动缓慢显现,三、四缸处最为明显。

2.缸体冷却水流速分析。在进水道各缸分水口处、缸盖上水通道交叉口以及上水通道中有较为严重的涡流存在,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区域中截面积变化较大,冷却液流动过程中压力梯度变化较大,使得壁面附近冷却水流速骤降,在冷却水内部黏性力的作用下形成湍流流动,造成涡流的出现。

3.原样机冷却水套存在问题。进水道内,进入缸体水套下端冷却水湍流流动严重,进入水腔的冷却水与在水腔内横向流动的冷却水发生冲撞,影响各缸冷却水均匀分布;缸盖鼻梁区冷却水流速低,不能达到应有的冷却效果;缸盖内连接上下部分的通水孔半径小,使得冷却水在缸盖下部到达上部过程中压力损失增加。

三、水套改进方案

通过之前对原有试验样机水套的分析,结合以往的理论数据和试验经验针对原有试验样机水套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针对试验样机缸体水套中进水通道中由于上水腔的影响使得进水通道中产生大量涡流的问题,在进水通道内表面开设半径为5mm的原型导流槽,以减小上水道与进水道之间的影响。(2)为提高缸体水腔内冷却水分布的均匀性,在保证机体刚度的情况下,将缸体水套沿缸径中心线方向伸长20mm,促进冷却水横流。(3)针对四缸、五缸处缸盖中冷却水流动速度慢、压力大的问题,在连接水孔之间增设一个内径为11mm的连接水孔。(4)针对缸盖鼻梁区冷却水流速不合乎要求的问题,改进措施为将通往喷油器周围水腔的四个水孔端下沉1mm,并作光顺处理,减少四股冷却水由此处合流时相互冲击,提高鼻梁区冷却水的流速。

四、改进模型与原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1.冷却水流动均匀性对比分析。原机型与改进后模型的整体冷却水套的压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3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