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的风险评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大肠埃希氏菌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大肠埃希菌也是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引起人体各部位感染,以尿路感染为主(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其比例可达90%)?。还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胆囊炎、手术后腹腔感染及灼伤创面感染等疾病。

致病物质1、定居因子:也称粘附素,即大肠杆菌的菌毛。2、黏附素3、外毒素4、肠毒素5、其他:胞壁脂多糖的类脂A具有毒性,O特异多糖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大肠杆菌的K抗原有吞噬作用。

传播途径:1.通过食物传播2通过水传播3.密切接触传播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也可引起O157H7大肠杆菌的传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凡是体内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传播本病。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革兰阴性杆菌,粗短,大小为(1.1~1.5)μmX(2.0?~6.0)μm,多数有周鞭毛。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h?,呈圆形、直径为2~3mm?、稍凸、边缘整齐、灰白色、不透明的菌落?,少数菌株产生R?溶血环。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不透明、粉红色菌落?,部分不发酵乳糖的菌株呈无色菌落,少数呈黠稠状菌落?。在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上菌落呈紫黑色,并有金属光泽?。在中国蓝琼脂平板上菌落呈蓝色?。在XLD?琼脂平板上菌落呈不透明黄色。在H-E?琼脂平板上菌落呈黄色。在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上呈蓝色菌落。在尿道菌定位培养基上菌落呈红色。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采集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如粪便、血液、尿液等;

2.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粗短杆菌

3.分离培养粪便标本直接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血液需先经肉汤增菌,再转种血琼脂平板。其他标本可同时接种血琼脂平板和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育18~24小时后,观察菌落并涂片染色镜检。泌尿系统除确定大肠杆菌外,还应计数,每毫升尿含菌量≥100,000时,才有诊断价值

4.生化鉴定1.氧化酶试验阴性、三糖铁(TSD?琼脂为A/A?)?,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等多种糖类,产酸产气,不发酵卫矛醇、肌醇,动力、赖氨酸脱竣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腮酶、丙二酸盐、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均为阴性,?IMViC++?一一(占94.6%)

2.?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和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5?群。经生化反应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后进行血清学试验(0?、H?和K?抗原)、毒性试验(ST?和LT?肠毒素)和临床症状,分别鉴定5?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四、细菌的防治

大肠埃希菌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是肠道正常菌群,也是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引起人体各部位感染,以尿路感染为主(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其比例可达90%)?。还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胆囊炎、手术后腹腔感染及灼伤创面感染等疾病。产生超广谱R?一内l酷胶酶(ESBLs)?是大肠埃希菌最主要的耐药机制之一。ESBLs?大部分由质粒介导,常见为TEM?型及SHV?型广谱酶衍生的超广谱?-?内酷肢酶,还包括PER?型酶及CTX?型酶等,中国ESBLs基因型的CTX-M?型为主。如果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即使体外药敏试验对青霉素类、头子包菌素类或氨由南敏感,也应报告该菌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子包菌素类或氨曲南耐药。临床上危重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该菌属于三类,BSL-2。在实验室操作上对于有高风险的人员,如免疫缺陷者,要严格限制进入。对于针头和锐器要有警示,要用专门存放锐器的容器盛装。在个人防护上,要求穿隔离衣,出实验室时应将隔离衣脱下;在可能接触病原时要戴一次性使用的手套,但不要戴手套接触清洁表面(如电话等),脱去手套后要洗手;在BSC外面进行操作时,要进行面部保护,如套口罩、眼罩、面罩等。要有泡手消毒缸和洗眼台,还要有高压消毒器。

文档评论(0)

8d7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