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3夏完淳《秋夜感怀》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VIP

3.3夏完淳《秋夜感怀》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完淳《秋夜感怀》原文赏析

登楼迷北望,沙草没寒汀。月涌长江白,云连大海青。征鸿非故国,横笛起新亭。无限悲歌意,茫茫帝子灵。

【赏析】

一个孤清的身影,伫立在嘉定槎楼。阵阵夜风,吹得他衣袂飘拂。没有人知道,这位秀目竖眉的少年,他就是与陈子龙、钱栴歃血为盟,倡谋反清的志士夏完淳,当然也不明白,他为何要在这衰飒的秋夜独登此楼?

他只是默默无语地向北而望。目光黯然,分明已为盈眶的泪水所迷蒙。循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丛丛衰草,在星光下瑟瑟而立,渐远渐隐,消融在沙汀的无边夜色中……这就是诗之开篇所描述的情景。“沙草”、“寒汀”,遥对着槎楼孤影,本已给画面增添了许多清寂和寒意;再下一个“迷”字,以表现诗人“北望”时的主观感觉,诗境便显得愈加凄迷而苍凉。

诗人“北望”中的,无疑还有远在数百里外的“南都”金陵城。明初诗人高启,当年曾以壮浪的笔墨,夸赞过它“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的雄奇气象。三百年后,夏完淳在月涌大江之际北望故都,是否也还能想象它的开阔和雄峻:在大江的滚滚波涛之上,突然涌腾起一轮照耀世界的明月;青沉沉的夜云,一直铺展到浩瀚无垠的东海!诗人想象中的故国之都,就龙盘虎踞在如此空阔的天地间,显得何其庄肃!

然而,那庄肃的古都,连同它所置身的空阔天地,早已为汹涌南侵的清兵所占据。诗人此刻,与其说是在北望中想象故都,不如说是在哀悼它的沦落了。那涌腾江上的明月,铺展东天的夜云,在诗人眼中也因此变得一片黯淡,失去了昔日那璀璨、碧莹的亲切感。“月涌长江白,云连大海青”二句,展现辽远的天地之境,而着以“青”冷、惨“白”之色,不正使眼前之景,全蒙上了诗人独登槎楼时,所油然而生的山河改色之悲么?

在此寂寂清夜,诗人的心头本已如云天的夜月,浮漾着几多无言的凄凉。偏偏从远处,又传来几声哀哀的雁鸣。接着便见二、三雁影,“扑楞楞”掠过半空。可怜的“征鸿”,你竞也耐不住北方的凄寒,急急飞归南国来了吗?但你又怎知道,而今就是明月照耀的江南,也已陷于异族的铁蹄之下,你纵然飞遍千里,哪还能找到昔日的“故国”!这一句抒写诗人月下登楼的兴亡之叹,却从寒夜飞归的征雁感觉中写来,思致悲婉而哀情深切,甚有那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酸楚感。接着又想象从新亭渚(在今南京市南)方向,传来阵阵凄切的笛声,听去便愈加令人伤情了——那穷竟是谁,还在这寒秋月夜吹奏横笛?他难道也像诗人一样,心中蓄满了伤痛,因而要向着幽幽夜月尽情倾诉?

激越的、哀切的笛韵,就这样交织着远去的征雁悲鸣,回响在诗人的心间。久久不语的诗人,则早已泪如泉涌。这位少年志士,分明也感受到了那蕴涵于笛韵中的无限哀情,并与之发生了强烈的共鸣——“南都”失陷,杭州、福州相继败亡。监国南方的晚明“帝子”(福王、鲁王、唐王等),又先后蒙难!故国的九万里山河,难道就从此易主、改色?这种种令志士伤痛、扼腕的悲愤,此刻似乎全化作了不绝如缕的笛韵,在诗人心中盘旋、萦回。仰望夜天,诗人恍惚还见那些蒙难“帝子”的英魂,正缥缥缈缈,含着无限悲戚,在云空徘徊。“无限悲歌意,茫茫帝子灵”——当诗人吟成这凄怆的结句时,该已怎样悲慨难抑而又欲哭无声!

此诗题为“秋夜感怀”,内容则颇接近于怀古凭吊之作。不过诗人所凭吊的,不是千百年前的历史陈迹,而是不久前沦陷的故国。作为一位反清志士,又刚从浴血奋战的败亡中脱身,当其登楼俯仰故国山河之际,心境之凄怆,自非寻常的怀古凭吊之作可比。全诗展现登楼所见夜景,借助衰飒“沙草”遥映孤楼,清冷色泽点染云月,并烘托以“征鸿”的哀鸣,交织以想象中不绝如缕的笛韵,使眼前之景,无不熔铸了诗人的家国沦丧之伤。最后结以“茫茫帝子灵”的虚境,将此伤痛之思,引向茫茫夜空,表达对蒙难“帝子”的欷歔凭吊之悲,更觉缥缈恍惚而哀慨无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