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从全球制造业的迁移史,看中国制造业未来会怎么走?
???
?
?
?
?
?
?
???
???
?
???
?
?
?
?
?
?
摘要:中国制造后续如何发展?翻开全球制造业的迁移史,看是否能从中看出一点端倪。
1/?全球制造业的迁移史
1/第一次大迁移
第一次制造业大迁移发生在20世纪初,由美国接棒英国承接全球制造业。
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当时国内工业发达程度已超过英国,而更充沛的劳动力(美国1亿人口:英国4000万人口),更广阔的地域面积(美国963万平方公里:英国24万平方公里)这些优势使美国的流水线批量、标准化生产得到高速发展。
2/第二次大迁移
第二次制造业大迁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接棒美国承接全球制造业。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是全球前十的工业强国,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一国独占,当时日本很多工业设施都在战争中损毁,基于复兴日本工业化的考虑,美国决定将日本作为西方的“亚洲工厂”?加以改造。
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的制造业以年均13.2%的速度发展,这个速度是德国和法国的2倍,英国和美国的3倍。
日本以高效完备的国家工业协作体系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并在1968年成为国民生产总值(GDP)全球第二的经济强国。
3/第三次大迁移
第三次制造业大迁移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由亚洲四小龙接棒日本承接全球制造业。
朴正熙集权政府主导下的韩国,60、70年代举国之力发展工业,在日本的支持下从纺织、鞋类等轻工业到钢铁、造船等重工业都有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
台湾在6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是美国制约亚洲的前线,在其经济援助下大力发展工业,70年代中期,台湾承接了美日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成为电子代工业的巨头;
香港在1950年前仅是个转口贸易港,制造业只占GDP5%,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英国追随美国切断了香港和大陆的经济往来,香港转而发展制造业,首当其冲的是纺织业,1960年,香港的纺织业占全港就业人数40%以上,在纺织业带动下塑胶、钟表、灯泡等制造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到1970年,香港的制造业占比达到30%;
跟香港一样,60年代的新加坡制造业十分薄弱,在李光耀的推动下,通过一系列工业法案,成立裕廊工业园,招商引资,率先发展纺织、玩具等产业,制造业占比在1964年攀升到14%。70年代,着重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新加坡,通过税收优惠成功吸引到一批电脑配件制造和石化加工的跨国企业落户,90年代,新加坡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芯片和磁盘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的炼油中心。
4/第四次大迁移
第四次制造业大迁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接棒亚洲四小龙承接全球制造业。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较与众不同,一般出口型经济的国家是先发展纺织等的轻工业,再发展重工业,而中国在60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然后70年代才是轻工业。
80年代起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以每年15.3%的速度增长,同时台资和港资制造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台商是在80年代初期进入大陆,经过十几年时间,一水之隔的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成为台湾传统产业的聚集地。其中专营半导体和电子设备加工的富士康1988年在深圳龙华建立工厂,随着工厂规模和数量一再扩大,高峰期在中国招收的工人超过100万,下图为2012年富士康在中国的厂区分布。
港商自80年代起在大陆的投资金额就稳居外资之首,珠江三角洲是香港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首选之地。
刚开始主要是玩具、服装、塑胶、五金等低端制造业,90年代中期,电器、电子零配件等也迁移过来,截止2003年,95%的服装和皮革制造业、90%的塑胶制造业、85%的电子制造业和90%以上的手表和玩具制造业都从香港迁出。1980年在香港有100万工人,到2003年仅剩20万。
大量外资制造业涌入,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商品出口,1980年外贸依存度仅为12.6%,2002年迅速提高到50.2%;一方面创造大量工厂流水线的岗位,截止2002年底,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接近50万家,在这些企业的就业人员接近2000万人。
中国制造业在2010年的GDP比重达40.1%,而1952年仅17.6%,有200多种商品产量居世界第一,钢、水泥、煤炭、家电、手机、计算机等行业的产量世界占比超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2/?迁出制造业的国家后来是怎么发展的
中国制造业未来会怎么走,可以参考四次大迁移中迁出制造业的国家后面怎么发展。
1/英国
英国在20世纪初制造业依然繁荣并占据欧洲地区第一的位置,1950年,英国依然有900万人从事制造业,占总人口20%,制造业对GDP的贡献达到1/3。
1970年被德国抢走欧洲制造业霸主地位后,随着国内经济衰退,英国积极推行“去工业化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产销分析与推荐系统研究1.docx
- 大数据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ocx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探讨.docx
- 化工设备火灾爆炸事故模式与灭火救援对策.docx
- Intel-XeonD-2191-服务器CPU技术规格.docx
- 打造四型素质基础-开创工会工作新局.docx
-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docx
- 利巴韦林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性贫血1例.docx
- 加油站行业概况分析-产业报告-1.docx
- 高中英语60个写作万能句型.docx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中、城关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大庆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二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市秦汉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省苏州苏州星海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安徽省浮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2025深国交入学考试G1数学模拟测试(含答案).pdf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doc
- 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升压站的运行规程手册.docx
- 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PPT课件.pptx
- 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docx
- 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头晕护理ppt课件.pptx
- NB1001-2023年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