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集蓄三小工程实施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水集蓄三小工程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建设内容 6

2.1工程内容 6

2.2工程任务 6

2.3工程规模 6

第三章工程技术设计 7

3.1设计依据 7

3.2水量平衡计算 7

3.3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9

第四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1

4.1编制原则和依据 11

4.2基础单价 12

4.3工程概算 12

第五章效益分析 13

5.1.社会效益 13

5.2经济效益 13

第六章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 14

第七章工程管理 14

7.1组织管理 14

7.2资金管理 14

7.3质量及进度管理 15

7.4运行管理 15

第一章工程概况

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07°55′—108°21′,北纬26°02′—26°34′之间,北接凯里,南抵三都,东邻台江、剑河、榕江,西连丹寨。东西宽42.5公里,南北长59公里,总面积1218.5平方公里。全县低山地貌83.8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6.94%;低中山地貌面积683.1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56.55%;中山地貌面积410.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3.95%;高中山地貌面积30.9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56%。雷公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横贯县境中部,是清水江与都柳江两水系的分水岭,属清水江水系流域面积为7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63%,属都柳江水系流域面积44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7%。县境地形复杂,相对高差悬殊,气候随着地势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大部份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基本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水热同季,冬无严寒,夏天酷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4—15℃之间,年总积温5110--5475℃,无霜期在248—259天,年降雨量1250—1500mm,年日照时数平均1255小时,日照率28%。

xx县境内的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主要为降雨补给,由于处在北亚热带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大,冷空气侵入后引起的冷锋低槽,致暴雨机会多,加上地形的影响,增加了降雨的机会,因此雨量丰沛,为黔东南多雨区之一,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03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79毫米,折合径流量

为10.62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量为13.1亿立方米,平水年径流

量为10.3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径流量为8.39亿立方米,年径流的地区分布与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大体相似,呈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年径流深在900毫米以上,而西北部仅为800毫米左右。

xx县辖9乡(镇)154个行政村,是以农业为主拥有14.6万人口的贫困县,其中非农业人口1.4万人,农业人口13.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全县耕地总面积为10.81万亩,其中农田8.38万亩,旱地2.43万亩,水利工程设施覆盖面积4.36万亩。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气温高,蒸发量大,耕地零星分散,水土资源不平衡,水利设施不配套,是我县旱灾频繁的主要原因。我县旱灾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几种,危害程度最大的是夏旱,占各类干旱总频次的62%,其次是春旱,占各类干旱总频次的30%,秋、冬旱占各类干旱总频次的30%。由于县境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雨水流失很快,加上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导致现有的蓄、引、提等小(二)型灌溉工程年久失修,缺乏续建、扩建、改建的水利项目资金,水利工程后续管理体制也落后于农业发展的趋势,导致水利基础设施抗旱能力很低。工程区内大部分旱地分布高差较大,水源条件差,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虽然区内年降雨量丰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在1250—150Omm左右,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旱地灌溉根本无法保证,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05年度xx县雨水集蓄利用“三小”工程项目实施地点为丹江镇的掌排村、脚雄村、乌开村和望丰乡的公统村、甘益村等共5个行政村,实现新增旱地浇灌面积1300亩。

第二章建设内容

2.1工程内容

2005年度xx县雨水集蓄利用“三小”工程内容为:新建小山塘2口,蓄水容积8万m3;新修小水池180口,蓄水容积1.08万m3。

2.2工程任务

2005年度xx县雨水集蓄利用“三小

文档评论(0)

办公吧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为人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