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支撑平台设计研究.docx

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支撑平台设计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支撑平台设计研究

?

?

袁亚兴

关键词:学分银行;职业教育;区块链

一、背景

学分银行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的机理、功能和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1]。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2],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建设任务正式浮出水面。作为畅通职业与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抓手,加速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大部署,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意义重大。

作为一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制度,国家开放大学自2012年就启动了基于我国国情建设学分银行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与140多家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培训机构近百项课题和试点项目全面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覆盖邮政、汽车维修、铸造、煤炭、信息安全、物流、社会工作、养老等多个行业的认证单元和转换规则,为20个行业的70家认证分中心(认证点)开展了基于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转换实践探索,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架构、研制了学习成果框架,形成了系列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工具和方法以及应用模式,完成了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并通过项目形式开展了广泛试点,有效推进了继续教育领域学分银行试点工作。2019年国家开放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的建设任务,如何将原有国家开放大学探索学分银行的经验迁移到职业教育领域,研究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需求、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支撑平台体系架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学分银行信息化建设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分银行平台的建设方面已有先例,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成员国为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竞争力,统一在欧洲经济区域内近50个国家中高等院校开通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3],承认学生在欧洲不同大学所获得的学分。亚洲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于1996年2月提出了学分银行制具体实施方案且开始试点运营,到2007年,韩国通过“学分银行”获得教育人力资源部学位的达到71603人,获得大学学位的达到5230人[4]。美国建立了社区学分转换制度,能够互签协议、课程编码、转换限定和多领域兑换[5]。加拿大的大多数省合作高校签订学分转移协议,其学分银行系统运行通过课程、项目进行学分转换以及对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6]。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委员会把澳大利亚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培训统一纳入国家框架体系,被誉为世界级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7]。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综合教育改革试点任务,明确了五省/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一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开放大学试点”,以李林曙、鄢小平等为代表的研究者推动了学分银行在我国的实践发展,探索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学分银行制度模式和技术路径,包括推出了国内首个对学习成果进行分级、分类的学习成果框架,一套以学习成果框架为内核的学分银行制度架构,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工具与方法,并基于以上内容形成了学分银行制度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应用模式和拓展服务。国内在2012年之前专注于学分银行制度、体系的探索,之后转向学分银行的落地实践。周继平围绕构建学分银行中学习者学分信用机制,提出基于学分联盟组织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学分银行系统[8]。邵文莎将基于深度学习的Face++训练神经网络模型,Deepface算法改进了人脸对齐,进一步将人脸识别与手机端人工智能芯片结合应用于学分银行平台合法用户认证[9]。齐航[10]在对北京学分银行系统建设的研究中,不仅关注学分银行的理论基础,也同样重视参考国外成功的实践,提出要打造适合本土化发展的北京市学分银行系统。鄢小平开展了基于云架构的学分银行信息平台设计研究,对云计算、大数据背景下学分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初步的探索[11]。余燕芳从云平台的角度思考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学分银行制度和信息平台的建设,给出了平台数据集成的理念架构图,以期解决用户数量庞大,分布广泛,要求不一等诸多问题[12]。从上述已有研究来看,可以看出不同学者都基于新技术应用来解决我国学分银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蓬勃发展,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三大核心特征可以解决一系列学习成果认证的关键问题,如区块链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确保数据可追溯、可查询、保障学分银行公信力等,这使得应用区块链开展学分银行建设有诸多益处。在这一方面已有学者从理论、建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李新等认为,区块链技

文档评论(0)

134****4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