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多模态符号学视角下杭州城市身份构建研究
?
?
兰艺婧
【摘要】本文将以中国民歌《化蝶》为研究对象,以多模态符号学、音乐话语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歌曲歌词的活动图式,分析歌词的参与者、过程类型和歌词的环境等,从歌词的语言选择展示了民歌《化蝶》的身份:追求男女平等和谐,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与时俱进,独立自主的身份。
【关键词】多模态符号学;身份;化蝶
:J652.2文献标志码:A:1007-0125(2019)14-0044-03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們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而现当代歌曲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歌词作为一首歌曲的重要部分,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中国民歌《化蝶》为语料,其研究目的是探讨在社会符号学框架以及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利用音乐符号实现社会意义,构建城市身份。
一、社会符号学视角的《化蝶》歌词分析
(一)简述社会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社会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来源广泛,其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是Halliday社会符号学语言观,韩礼德(1985)从索绪尔的语言受外部影响的思想出发,主张将语言看成社会符号,从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关系来研究语言,将语言的功能分为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初期,悉尼符号学界的工作者们阐述了社会符号学,并且推动了社会符号学的发展。Kress和vanLeeuwen则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图像也是社会符号,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图像的分析。他们把多模态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把图像看成是对语言文字的插图或示例,打破了语言研究和对图像研究之间的界限。
(二)中国民歌《化蝶》歌词分析——从社会符号学角度
《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曲改编填词而成的歌曲(阎肃,2017:29),本文采用新华出版社于2017年发行的书籍《阎肃经典歌词300首》中《化蝶》的歌词为分析语料。歌曲由三个相同的乐段连缀而成,每个乐段为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的开头有前奏(引子),中间有间奏(经过句),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的三次反复。
Machin(2011)指出,社会符号学方法对传播者使用符号资源实现特定目标,传达特定想法、态度、价值观和身份的方式感兴趣。除了少数作者(Tagg、Middleton、Walser)之外,人们很少关注声音本身传达意义的方式。
因此,如果想研究声音如何交流,必须超越形容词来系统地描述音高范围(pitchranges)、音符选择(choiceofnotes)、器乐谱写(instrumentation),清晰度(articulation)、乐曲改编(arrangements)和节奏(rhythms)等内容。
本文分析歌词的工具有:活动图示、过程分析、语言选择、环境分析、参与者分析,最后总结歌词的社会符号学含义。
1.歌词的活动图式。本节介绍如何揭示歌词的基本话语或“活动图示”;换句话说,在最简单的层面上讲述这首歌中的故事。这是获取歌词核心内容的一种方法。Wright(1975)认为,如果在这个特定的结构中A是男性而B是女性,那么这只是一个关于不同性别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如果A也是上层阶级而B属于工人阶级,那么它就是一个关于阶级差异可能涉及价值冲突的故事,从文化价值观来看,提取这一基本核心非常具有启发性。因此可以用活动方式分析歌词,以揭示核心意义。Machin(2010:78)认为,歌词是艺术家告诉我们如何倾听,如何将歌词意义融入音乐中的一种方式。歌词不仅涉及艺术家所讲的故事,还涉及传播有关其身份的话语。分析歌词的第一步是了解歌曲中发生的基本事件;活动图式仅仅意味着实现这种话语的活动顺序。
这首歌的第一节以倒叙的手法描绘了草长莺飞的春天,二人坟前彩蝶翩翩如诗如画的情景。第二节阐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杭州求学三载,感情日深,依依惜别的画面。第三节进入全曲的高潮部分,由于二人家庭地位悬殊,阴差阳错之下无法结为夫妻,梁山伯悲愤交加一病不起。祝英台在与马文才成亲当日下轿祭拜梁山伯,突然狂风大作,她便纵身跳入裂开的坟墓,不久,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好似梁祝二人在另一个世界比翼双飞。笔者认为,梁祝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并且历久弥新的原因,除了二人真挚的情感值得赞颂之外,还因为这是一个与阶级差异封建主义婚恋观作斗争的爱情故事,祝英台对独立且自由婚姻的追求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
因此,在分析歌曲《化蝶》之后活动图示大致如下:彩蝶翩翩、同窗生情、楼台诀别、英台抗婚、投坟化蝶。
2.歌词的语言选择。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