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和问题视角的项目化学习双线整体设计.docxVIP

基于概念和问题视角的项目化学习双线整体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基于概念和问题视角的项目化学习双线整体设计

?

?

摘要:在项目化学习中,概念和问题是构成项目的两个“面”,它们互为映射,互为依存,密不可分。这就意味着,项目化学习要基于概念和问题视角进行双线整体设计,通过问题设计、探究设计和评价设计来实现对概念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项目化学习双线整体设计可以实现“做”与“学”的统一和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概念;问题;整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A-0045-07

项目化学习倡导面向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但如果仅仅围绕“解决真实世界里的问题”去设计的话,学习很容易会落入只做不学、多做少学的窠臼中,学生难以获取可迁移的能力。如何让当下的学习项目与其他在学或未学项目相互关联?概念是关键,它能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关联事实、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基于概念和问题的双重视角来设计项目化学习。

一、概念、问题及其关系

(一)什么是概念

在教育界,关于“概念”的认知由来已久,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怀海特的“惰性观念”、菲尼克斯的“代表性概念”、珀金斯的“全局性理解”、威金斯和麦克泰格的“魔术贴”“车辖”“锚点”“透镜”等,都阐述了概念的内涵和特征。综合来看,概念是指反映学科本质的基本观念、认知框架和思想方法,它至少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具有概括性,它是在相似的事实和技能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二是具有统摄性,它能把一些相关的事实、技能统整起来;三是具有迁移性,它能作为工具迁移和应用到不同情境中去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从层级结构看,概念可以分宏观概念、中观概念和微观概念。如“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生存,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科学学科中的一个宏观概念,“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宏观概念下的一个中观概念,“苔藓的生长需要适合的环境,同时也会影响环境”则是一个微观概念。从内部构造看,概念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价值意义三部分构成,其中符号表征是显性知识,逻辑形式和价值意义是“只可意会”的缄默知识。这就表明,概念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概念生长和应用的过程,从而整体把握住符号表征、逻辑形式、价值意义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度理解概念。

(二)什么是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指需要通过持续探究才能解决的问题(problem),而非需要解答的简单问题(question)。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情境性,问题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相联结;二是挑战性,问题立足于学生已有经验,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比较曲折;三是开放性,问题能调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創新思维。综合以上特性,项目化学习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应是:从内容看,它跨越学科,是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或模仿社会现象的虚拟问题;从结构看,它是一个蕴含着多个相互关联小问题和次任务的复杂问题;从答案看,它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劣构问题[1]。

问题可以分由何、是何、为何、如何和若何五种类型[2]。项目化学习中所要提出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①“如何”,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解决校园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②“若何”,即如果发生某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如果全年平均气温降低10度,校园内的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和“若何”强调真实情景中的实践探究和问题解决,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概念的迁移、应用和理解。

(三)概念和问题的关系

在项目化学习中,概念和问题是构成项目的两个“面”,它们互为映射,互为依存,密不可分。从学习内容看,问题是概念在生活世界的映射,它反映了概念生长的最初状态,承载着概念的生长和应用过程。概念的符号表征、生成逻辑和价值意义,以及概念与概念间的内在关联,都能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以突显。反之,概念是问题的“黏合剂”。在项目化学习中,它能把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要“知道的”(知识点)和所要“做的”(技能)组织起来,把一些相似或不相似的具体问题联结起来。

从学习过程看,问题是通向概念的“航标”[3],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以“剥洋葱”的方式持续深入地探究,通过完成一系列活动,达到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反之,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项目化学习中,建构概念、应用概念与问题解决、产品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建构和应用概念的过程。当学生问题解决、作品完成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已经理解了概念,拥有了概念工具。

二、项目化学习双线整体设计的范式

厘清了概念与问题的关系后,我们就清晰地发现,项目化学习设计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围绕问题解决展开的“创设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汇报成果”的“问题线”;另一条是围绕概念理解

文档评论(0)

135****1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