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思考.docx

对《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对《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

?

对《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武昌理工学院以“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根本目的,以成功素质教育为特色,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实现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今后的创业成功与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学校创立的成功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大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激励学生志存高远、成就人生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是其关键之一。为加强课程建设,真正落实向每一门课要质量。学校今年要求进行每门课程建立核心档案材料,从11个方面进行要求,包括了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讲课、答疑、批改习题、实验课、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考核等,通过对《有机化学》的研讨我感到收获很大。

一、《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

在建立制药工程《有机化学》课程档案材料的过程中,我对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评体系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新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将传统的“知识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进行全方位改革,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品德教育、知识教育或心理教育等,而需要从教育制度、培养模式、课程计划、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全面贯彻“素质本位”理念,树立“内化”教育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促使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为素质,成为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即在强化专业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同步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按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五大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

(1)使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理解碳化合物的变化规律

(2)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相互联系的原则

(3)掌握分离、提纯及结构测定技术

(4)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有机化学问题,自学有机化学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养成以下非专业素质:

(1)诚实守信的作风;

(2)开拓创新的精神;

(3)团队合作的能力;

(4)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同时,应采取有力措施,着重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质,以解决每个同学不同的问题进行因材施教,和学生共同定下答疑时间。充分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质和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观念体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和“能力体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都得到提高。

二、《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应该把握的基本点

《有机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标准适合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有机化学》是在无机化学课程的基础上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能应用现代理论和方法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注重培养基本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制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如有机合成、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离反应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达到此目标,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1.注重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培养。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鼓励有强烈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勇于的创新精神。

2.突出学生个性、尊重潜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本门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3.教材选用和推荐的参考书相结合,拓展知识面。教材可使用由李良学主编的《有机化学》,参考书可推荐如下几种:

姚映钦,《有机化学》(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吕以仙、陆阳,《有机化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改变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等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一刀切、满堂灌、教完“拍了屁股走人”的方式。而是要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耐心解答学生的提问,有计划的辅导和答疑。,有针对性的开小灶。

5.考试改革。该课程采用

文档评论(0)

158****41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