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2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衣食者,民之本也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民特衣食,犹鱼之须水;国之特民,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先王知其如此,而给民衣食。
雕文刻镂伤于农事,锦绣暴组害于女工。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工害则寒之源也。饥寒并至而欲禁人为盗,是扬火而欲无炎,挠水而望其静,不可得也。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故建国者必务田蚕之实,弃美丽之华。以谷帛为珍宝,比珠玉于粪土。何者?珠玉止于虚玩,而谷帛有实用也。假使天下瓦砾悉化为和璞,砂石皆变为隋珠,如值水旱之岁琼粒之年,则壁不可以御寒,珠未可以充饥也。虽有夺日之鉴,代月之光,归于无用也。何异画为西施,美而不可悦,刻作桃李,似而不可食也?衣之与食,唯生人之所由。
先王治国,有九年之储,可以备非常、救灾厄也。尧、汤之时,有十年之蓄,及遭九年洪水、七载大旱,不闻饥馑相望、捐弃沟壑者,蓄积多故也。谷之所以不积者,在于游食者多而农人少故也。夫螟螣①秋生而秋死,一时为灾而数年乏食。今一人耕而百人食之,其为螟螣,亦以甚矣!是以先王敬授民时,劝课农桑,省游食之人,减徭役之费,则仓廪充实,颂声作矣。
(节选自《刘子·贵农》,有删改)
【注】①螟螣:蛀食禾苗的害虫。
材料二: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替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选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
一夫之A力B督之C必尽其所D任一日之F用G节之H必量其所工I入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指等同,与《过秦论》“度长黎大,比权量力”中的“比”词文不同。
B.值,指遇到,与《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中的“值”词义不同。
C.饥馑,泛指饥荒,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因之以饥馑”中的“饥馑”词义相同。
D.捐,指抛弃、舍弃,与成语“捐躯赴难”“细大不捐”中的“捐”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子认为雕琢刻镂妨碍农业生产,农事受损会使粮食歉收;绣彩织锦影响纺纱织布,纺织业受害会使百姓受冻。
B.刘子认为不可御寒的和氏璧、不能充饥的隋珠,正如画中西施和雕刻的桃李一样,只能用来把玩却无实际用途。
C.欧阳修认为如今的为官者鄙夷谈农业,忽视农业发展,却把征收赋税当成重要的事,这是错误的做法。
D.材料二从“民无遗力”至“使不相困”一连五句,反复强调了“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施行王政的基础”这一观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以先王敬授民时,劝课农桑,省游食之人,减徭役之费。
译文:
(2)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译文:
14.关于造成粮食短缺的原因,两则材料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0.BEG
11.B
12.D
13.(1)因此先王将历法赋予百姓(翻译成“告诉百姓农时”视为正确),鼓励并督促耕田与植桑,减少游荡求食的人,降低征发劳役对人力的耗费。(每句1分)
(2)懂得从事(重视)农业生产却不知道通过节约用度来爱惜农力,这也是没能彻底落实重视农业生产的方略啊。(画线部分为参考采分点,每处1分。)
14.材料一:粮食短缺的原因是游荡求食的人多而务农的人少,多徭役之费。
材料二:粮食短缺的原因是农民不再被督责尽力耕种,统治者过度浪费,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每点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衣食,是人民(生存)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依赖衣服和食物,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国家依赖人民,就像人依靠脚一样。鱼没有水,就不能生存:人失去脚,就无法行走;国家失去人民,也就无法安定太平。先王明白这样的道理,就使人民衣食丰足。
男子都去精雕细刻奢侈品,就会妨碍农业生产;女子都去编织华美高贵的丝织品,就会妨碍织布缝纫等事。农事受损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指导:“懂得翻篇,开创未来”主题(作文题目+审题指导+标杆范文).doc
- 2025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指导:“贵在自知,难在自知”主题(作文题目+审题指导+标杆范文).doc
- 2025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指导:“宽严相济,智绘人生”主题(作文题目+审题指导+标杆范文).doc
- 2025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指导:“身在“轨道”,奔向“旷野””主题(作文题目+审题指导+标杆范文).doc
- 2025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指导:“瞬间即是永恒”主题(作文题目+审题指导+标杆范文).doc
-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三家分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夫子适周(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最近下载
- 1_东南营小学体育课教案水平一潘建元2(1)-体育1至2年级全一册教案.docx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pdf VIP
- 酒店前台UPSELL培训教学课件.pptx VIP
- 西门子变频器V20说明书SINAMICS-V20.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pptx VIP
- 【水电站施组】引水式电站机电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全).doc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pptx VIP
- MathCAD软件入门教程.pdf VIP
- 中药剂型PPT参考幻灯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