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核心议题的确立路径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核心议题处于整个活动的关键位置,对文本的选择和活动的开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核心议题的确立,从课文学习的多个方面入手,寻找核心议题确立的有效路径,为群文阅读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从作者出发确立核心议题
统编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名家名篇,对这样的文本教学,从单一课文中往往难以全面、深入感受和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需要通过拓展阅读,即以该作者为核心议题,选择一组与所学习课文相近的作品,在集中阅读中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值得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该作者某一方面的创作特点。
如教学《刷子李》,课文所在单元是以“描写人物方法”为主题的习作单元,作为一篇小说,刷子李的形象就是描写人物的重点所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聚焦人物描写方法可以发现,作者是通过对刷子李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加上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描写,完成了对刷子李高超技艺的表达。学生在阅读中会发现,课文题目中有整个作品学习中最值得关注的点,即“刷子+李”这种很独特的组合,竟然是作品主人公的名字,而且整个作品都是围绕这个名字写的,也是为了阐释这个名字的内涵,人物形象就是在阐释的过程中悄然树立起来的。这在小说创作中算得上一种很独特的方法,以这种方法进行创作正是课文作者冯骥才的表达特色。教师适时组织学生阅读冯骥才《俗世奇人》系列作品,就能满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发现进行探究的欲望。《俗世奇人》中与《刷子李》比较贴近的作品有《泥人张》《苏七块》《张大力》等,学生在阅读这一组作品时,教师需要提出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关注与思考,即冯骥才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人物都具有哪些共同特点?这些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在独立阅读与思考后,通过交流与讨论,就能够明白:冯骥才的这些以“俗世奇人”為主题的系列小说,都是以清末天津的市井生活作为创作背景,人物则是普通人群中那些身怀绝技而又有独特处世之道的“奇人”,他们的“奇”体现在把自己从事“行业的高超技艺+姓氏”作为标杆留在世人的口口相传中。这就是冯骥才在《刷子李》中成功描写人物的秘妙所在。
二、从主题出发确立核心议题
统编教材中采取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单元课文,其中人文主题对整个单元内容具有统领作用。只是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在表述上具有宽泛与概括的特点,每篇具体课文的主题与单元人文主题并非完全对接,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单元课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教师可以用课文主题为核心议题,选择相关文本形成群文阅读。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走进鲁迅”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表述,编者安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等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来展现鲁迅的形象,体现单元人文主题。实际上,单元内的四篇课文的作者不同,呈现的内容各异,表达的主题自然也是不同的。具体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来说,作者着力表达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以此来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样的鲁迅先生显然具有慈悲的特点,与学生从一些资料介绍中看到的鲁迅形象(严厉、富有斗争精神)有出入。教师应以此为核心议题,选择相关文本让学生开展群文阅读,真正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鲁迅的性格特点。适合学生拓展阅读的类似作品应是不同的人心目中的鲁迅,具体有:《父亲对我的教育》(周海婴)、《回忆鲁迅先生》(萧红)、《一面》(阿累)等。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教师需要提出与课文主题理解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即从这些作品看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个角度介绍鲁迅的,你从这些作品阅读中获得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阅读与思考,再通过交流与讨论就会体会到:在后辈作家萧红看来,鲁迅是一个真诚热情、乐观开朗、风趣幽默、工作投入、热爱亲人、爱护青年的人,是一个让人感到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人;在陌生人眼中,鲁迅先生具有热爱劳动人民、关心和热爱进步青年的品格,能够照亮那个时代的社会;在儿子的心目中,父亲深厚的爱表现在尊重与理解孩子并创造机会让孩子自由发展上。这些都足以体现鲁迅先生不普通的一面。
三、从文体出发确立核心议题
新课标十分重视在阅读中关注文体意识,统编教材在落实新课标这一要求时,安排了多个以文体为特征的学习单元,如童话、寓言、神话、现代诗、民间故事、小说类名著阅读等。这些适合教师围绕本体性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而文体特点就属于本体性内容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相关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文体作为核心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把握相关文体的本质特征。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神话单元,学生通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四篇神话类课文的学习,在感受神话的神奇想象中,达成对神话人物鲜明特点的理解与把握,对神话类文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