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多组学研究进展.pdf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多组学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摘要】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浸润性癌,由于其发病率较低,

且通常与其他组织学类型(如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存在,极易漏诊。浸润性微乳

头状癌具有较高的侵袭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多组学技术的进步,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分子机制得到了进一步阐明,越来越多的潜在靶点已经被揭

示。本文旨在综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多组学;分子机制;进展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micropapillarycarcinoma,IMPC)是一种

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由Fisher等[1]于1980年首次报道。2003年世界卫生组

织(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肿瘤的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将IMPC独立列为一种新

的组织学类型,虽然有2%~8%的乳腺癌中含有微乳头状组织学结构,但单纯性I

MPC并不常见,仅占乳腺癌的0.9%~2.0%[2]。长期以来,IMPC被认为是浸润

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carcinoma,IDC)的一种形态学上亚型,或被误诊

为预后相对较好的大汗腺癌。由于IMPC比较罕见,且通常与其他组织学类型(如

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存在,极易漏诊。目前,IMPC已经在多个器官中被报道,

包括肺、膀胱、结肠和胰腺等[3]。IMPC具有较高的侵袭能力,即使肿瘤小于

2cm,肿瘤组织所占比例小于25%,IMPC的淋巴结转移能力也明显高于IDC[4]。

IMPC的极强侵袭转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

索IMPC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其治疗靶点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多组学

技术的进步,IMPC的分子机制得到了进一步阐明,越来越多的潜在靶点已经被

揭示,本文就多组学技术在IMPC中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基于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DNA是中心法则的起点,是复杂生命活动的基础,基因组学测序技术是多组

学的根基,对于解析IMPC的遗传特征具有重要应用价值。IMPC具有显著的细胞

极性反转特征,是分析乳腺肿瘤极性异常的良好模型。Gruel等[5]通过DNA

微阵列技术分析了37例IMPC与26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BC-NST)的差异

基因,结果显示在IMPC中直接参与极性复合体形成的基因(LIN7A、SRIB)、维

持紧密连接有关的基因(MPP7、CGN、CTNN等)存在上调,而参与顶基极性的基

因(FOX03、LOXL2、ZYX)、血管生成的基因(VEGFA、VEGFC、MMP2、LOX)、迁

移相关基因(PLAU、TGFB1、SERPINB5、Unc5b、VIM、CAV2、CXCR4)及细胞外基

质(ECM)黏附的蛋白质(整合素、层黏连蛋白、锚蛋白重复结构域、放线蛋白)

或ECM构成(基质金属肽酶、丝氨酸、胶原)的编码基因存在下调。其中,与极

性相关的LIN7A是差异表达最大的基因,为IMPC的一个特殊标志。进一步体外

实验表明,LIN7A过表达可以诱导癌细胞的管腔缺失、极性缺陷及增殖和侵袭能

力增加,证明LIN7A在IMPC的极性异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i等[6]通过使

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微阵列数据鉴定了73例IMPC和51例IBC-NST

的差异基因,结果显示细胞-基质相互作用是IMPC中主要影响下调基因的分子功

能之一,表明下调基因在促进IMPC极性异常和形状维持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疗耐药会增加治疗成本并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了解影响IMPC化疗

耐药的基因改变对于改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Dieci等[7]对29例IMPC患者

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WES)和靶向测序,结果显示IMPC的基因突变情况接近于

LuminalB型乳腺癌,PIK3CA、TP53基因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与有关测序结

果一致[8-9]。其中,两个MAP2K基因突变的病例都为PIK3CA野生型,验证了

之前提出的互斥模式的趋势[10]。PI3K/Akt信号是JNK凋亡途径的负调控因

子,失活MAP2K4和激活PIK3CA突变可以破坏JNK途径,并促进乳腺癌细胞对化

疗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抵抗,PIK3CA或MAP2K4突变的频繁存在可能是导致IMPC

化疗耐药的原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评估IMPC的基因组特征,并确定影响IMPC转移发生和发展的相

关基因。Shi等[11]对17例新鲜冷冻的IMPC样本进行了WES和全基因组测序

文档评论(0)

飞飞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