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运行逻辑及实践要求.docxVIP

网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运行逻辑及实践要求.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网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运行逻辑及实践要求

?

?

网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运行逻辑及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党群互动方式的变迁,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带来重要的契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与生命线,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新特点与群众工作的新特征,我们党必须掌握网络群众工作的主动权,占领互联网制高点,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密切党群关系,开展网上群众工作,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开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一、网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

习近平在给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中写道: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网络群众路线作为信息化条件下开展群众工作的理论范式,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与哲学意蕴,彰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与实践论在网络群众工作中的整体性出场。

1.认识论——党群互动结构的“无网不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与来源,也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网络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广度与深度,使得当代群众工作获得了网络生存的技术支撑与空间拓展,为党群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优化了党群互动的结构。首先,主体的转化。列宁说过:“哪里有千百万人,而不是几千人,哪里才是真正的政治的起点。”[2]网络的开放促成了非常规与非制度化参与的扩大,党群互动的“键对键”取代交往的“面对面”,身份各异的“公民”被符号简约的“网民”所取代。其次,客体的变化。党群互动最重要的客体在于信息交流与沟通,网络构成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环境系统,由传统单向链条式传播转变为多向发散状传播,实现“一点发信、多点感知,交互传递、滚动扩展”的特点。再次,介体的融通。网络融文、图、音、像等媒介于一体,最大限度实现交互交融,畅通党群互动,尤其互联网与移动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得智能手机等自媒体(WeMedia)实现有线载体与无线终端链接,打通了新媒体(无时不在)、自媒体(无处不在)与多媒体(无网不在)的界限。最后,环境的净化。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世界风云激荡、泥沙俱下,网络群众工作需要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在负能量云集包围中鼓劲正气,牢牢掌握网上群众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2.方法论——党群互动手段的“无网不能”。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是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的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139网络群众路线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更兼具方法论的特点。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网络思维方法,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互联网为实现党群有效互动开辟了更为便捷、低廉与灵活的有效途径,赢得了广大党员与网民的青睐。第一,党群成为互动的“自由人”。网络空间的“符号主宰”与“不设防”,降低了互动门槛,消除现实党群交往的身份障碍,互动主体以完全对等的姿态自由参与讨论、表达诉求与发表建议,各种价值判断、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在网络平台上竞相展示,激发民众网络参与的热情。第二,党群成为互动的“隐形人”。匿名性是党群网络互动的重要特征,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虚拟环境中畅所欲言,不用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与意见,消除现实沟通的各种顾虑与风险。第三,党群成为互动的“经济人”。由于传统互动存在时空局限、复杂程序等产生高额成本,这是民众望“政”兴叹的重要原因,网络互联互通互融极大地缩短与拉近党群的时空距离,消减现代民主制度复杂而繁琐的程序限制,开通党群快速联接与无限沟通的“直通车”,弥补了制度化参与路径的不足,使得政治参与的高成本在网络时代得以终结。

3.价值论——党群互动功能的“无网不胜”。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3]139当前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有效地推动党群两个主体的深度对接,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发扬人民民主、提升党的执政水平。第一,密切党群关系。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具有密切党群关系的天然优势,架起了党群多向性对话与持续性交流的平台,改变以往群众工作“人走茶凉”的现象,建构“纵到底、横向边”党群互动格局,开创了一条草根

文档评论(0)

186****77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