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共通及其积极意义探微.pdf

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共通及其积极意义探微.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共通及其积极意义探微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思想是一种西方语境下的理论模式和概念,

它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中产生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

鸠、卢梭等人在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理念基础上重新解读了法治

思想,他们阐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价值理念和思想观

念,为现代法治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到了现代,法治思想进一步

得到发展,并最终在现代西方国家确立了“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与制衡”[1]的三大原则,从此演变成一场席

卷全球的法治主义浪潮。

如果说现代意义的法治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法治,中国古代法

家提出的“法治”思想则或可说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法治。这种

“法治”思想具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不仅表现在其与封建专制紧

密结合,脱离了实质意义法治中“民主”这一价值内核,更表现在

其“以刑去刑”的重刑主义的残酷性,与现代法治中的人本主义南

辕北辙。然而,法家也提出法律必须公之于众,要使人人皆知,主

张贵族平民在法律上平等诸多理念,这对于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的当

代中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立法

法家认为治理国家必须依靠法律,法律必须成为人们规范自己

行为的准则,“法者,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等都是其“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现代

法治国家也强调用法律来治理社会,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义

务,只不过相比法家“法治”思想,现代意义的法治思想则更进一

步,通过法律的制定限制公权保障私权,对各个法律主体的权利以

及义务予以明确规定,这是古代法家将“法”作为“牧民”之具不

可比拟的。

此外,法家认为法必须要公之于众,“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

于官府而不之于百姓者也”,只有明确公布,百姓才知如何行为处

事。当代,法律同样必须明确公布,这样的法才具有可预测性,成为

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正如美国学者富勒在其著作《法律的道德性》

中就指出法治原则之一是法律必须公布,“法律的颁布是一个历久

而常新的问题,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平民分离运动”

[2]。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国既需要吸收外国

法治实践的经验,也有必要对我国古代法家“法治”思想中的精髓

进行本土化,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使法律明确具体,做到“有

法可依”。

法家还认为,法律是否简洁易懂事考量一部法律是否优秀的一

个重要因素。法律在公之于众的同时,也要易为人所知,“故圣人为

法,必使之明白易知”。现代各国,法律条文必须明白易知也已成为

各国立法必须考虑的因素。简洁明了的法律容易被公民所了解,因

而更容易使之明白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

神》一书中就指出“法律不要精微玄奥,它是为了具有一般理解力的

人们制定的”[3]。

二、执法与司法相比于礼治所倡导的贵族法外特权的思想,

法家主张在执法与司法时必须“一断于法”。他们认为在以法律统

一社会时应强调法律的规范性。这不是个别人的标准,也不是个别

地区的标准,而是国家确定的在全国有效的标准。法要具备权威性

的特征,使它成为判断人们是非曲直的唯一根据。对于那些违法犯

罪的官吏,法家进一步强调“法不阿贵”和“刑无等级”思想,这

是其为实现自身政治目的,提出的最振聋发聩的主张。

法家这种“一断于法”的平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礼治秩

序中固有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对于社会发展具

有划时代意义,然而它又是有缺陷的,这种平等是仅限于贵族和平

民间的,是排除君主在内的,君主口含天宪,可以任意施为而不受法

的限制。尽管如此,这种思想为我国后世提供了一定了积极意义。

而平等思想作为现代法治的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很多法学家对其进行

过论述,如17世纪法学家哈林顿就明确提出法治的主张,认为法

治国家的一个重心就是对于公权力进行“均势”,而平等是这种法治

的基石;19世纪英国学者戴雪其《英宪精义》中也认为法治具有三

种含义,其中之一就是“法治意味着法律面前的平等”[4]。当这种

思想被具体体现在法律中时、产生了1791年法国宪法序言《人权宣

言》中的以下论述即“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

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今天,只有明确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