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定生活情境下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ocxVIP

少数民族特定生活情境下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少数民族特定生活情境下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

?

魏乔娜刘俊哲艾紫依孟子玲

【摘要】内蒙鹿棋是蒙古族特色的体育智力游戏,最早的使用可追溯到1300年前东胡系的蒙古先民,后来在该民族不断发展扩张的时代背景下,其规则和玩法也不断改进,基于其丰富的趣味性和显著的游牧民族特点,鹿棋游戏曾在当地地域生活文化中盛极一时。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同其他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一样,内蒙鹿棋也在逐渐失去其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土壤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本课题以蒙古族传统游戏中的鹿棋为研究对象,在调查鹿棋的产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改良设计,来传承蒙古族的游牧文化。通过创意设计和新材料的运用,提高鹿棋的用户体验,增加其文化娱乐价值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少数民族;鹿棋;文化产品;生活情境

:G127??文献标志码:A???????:1007-0125(2019)02-0235-02

一、研究内容及创新

通过对文化产品产业现状、内蒙古鹿棋文化特性、文化产品设计的研究和蒙古族文化产品“再设计”的调查分析,挖掘和提炼蒙古族元素与特色,研究其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应用实践方法,将蒙古族文化产品进行提炼与创新,将研究理念融入到设计实践,开发具有内蒙鹿棋文化,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新产品,从文化创意上协助蒙古族文化产品的提升。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蒙古族文化产品与现代生活需求的结合点。

(2)蒙古族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应传达出怎样的文化特质与品味。

(3)立足游牧民族特点,从产业化、实用性的产品中开发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新产品。

二、内蒙鹿棋的概述

(一)内蒙鹿棋简史

蒙语中的宝根·吉日格,即为鹿棋,据史料记载,最初该民族称其为猎棋,其与该族人民生活的密切程度可见一斑,可以说是当时蒙古先民劳作之余重要娱乐活动的存在。由于棋子可随意使用砖头、瓦当、石块、草根等,场地也无限制,山坡、草坪、田野、庭院、室内、街巷都可以玩,因此很快受到了当地人的青睐,并迅速普及开来。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鹿棋不只是在底层民众中广受欢迎,在王公贵族中也很有市场,因为1948年苏联著名的考古学家C.B.吉谢列夫在对700多年前曾经贵为蒙古国王族居住地的万安宫的考古挖掘过程中发现了鹿棋;而内蒙古考古队则在一处崖边平坦的岩石之上发现了1300年前所雕刻的带有狼吃小羊图案的鹿棋棋盘,其形状与当代棋盘相近,因此足以证明鹿棋至少有1300年的历史。

(二)内蒙鹿棋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各族人民沟通交流的频繁及范围的广大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从而使得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该民族青少年的娱乐活动也由传统的鹿棋转向了更具时代特色的电视和网络。据笔者调研,当前只有生活在极偏远地区的少数蒙古人民还保持着闲暇时博弈鹿棋的习惯,但其中弥足珍贵的原生态内容也所剩无几,加上棋艺高超者多为老者,鲜有传承。而且,就当前情况而言,对普通民众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鹿棋想跻身时下流行的休闲娱乐项目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内蒙鹿棋面临的问题

1.现代化、城镇化对传统游戏的冲击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内蒙古仍保留了很多类似“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过家家”等传统游戏,这些都属于幼童时期的游戏;少年时期还有放风筝、踢毽子、跳绳等传统游戏,其内容生动具体,但现在却慢慢被人们遗忘了。取而代之的除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之外,便是各种电子游戏、电视机和信息网络,青少年难以体会传统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传媒手段的广泛普及以及现代体育项目的大众化,使得鹿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再是一项常见的娱乐消遣项目。当前玩鹿棋的一般是老年人,一些擅长鹿棋的高手也相继去世,因此,年轻人无法通过口传心授继承这些优秀的棋艺。可想而知,鹿棋发展之艰难,使其现状难以改变。

2.传承后继乏人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对于非物质文化,人们以口相传,以心相授,世代交替,让其发展延续。我国政府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高度重视,使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名录得以建立。此外,还建立了传承人保护体系,使传承人的境况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以及非遗项目的抢救一直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专家这样呼吁过,每隔一分钟就会有一个传承人离开这个世界,因此,每隔一分钟,就可能会有一门民间艺术从此消失。事实上,也的确像这些专家说的,至今仍有非遗项目找不到继承人,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3.内蒙鹿棋创新不足

创新不足、难以与时俱进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作为一门传统艺术,要是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么它就无法融入一些跟新生活或新时代相关的内容,没有自己的经典品格以及现代意识,就会使其自身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现在,对于非遗的创新与传承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机制缺失、表现缺失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46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