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八年级)教学设计.docxVIP

《朝花夕拾》(八年级)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花夕拾》(八年级)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4-01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朝花夕拾》(第一课时)

教科书

语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朝花夕拾》篇目,探寻鲁迅的成长之路。

2.借助篇章内容、小引和其他背景资料,较为深入地了解鲁迅。

教学重点:

通过梳理《朝花夕拾》篇目,探寻鲁迅的成长之路;

教学难点:

借助篇章内容、小引和其他背景资料,较为深入地了解鲁迅。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5分钟

任务一

任务一:激趣导入对比体味书题之妙

1.导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伴随着《童年》无比熟悉的旋律,哼着琅琅上口的歌词,相信此时还可以过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的同学们心中一定会感慨万千。也许你在回想自己妙趣横生的童年?是不是同时也想要了解一下别人的童年呢?有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把自己过去的经历比喻成“朝花”,即早上的花;他在中年凭借回忆写了十篇文章,他自己说叫“夕拾”,取晚上摘取之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似乎可以闻见花香的、美丽的书名:《朝花夕拾》。

2.比较:请比较《朝花夕拾》与《旧事重提》哪个题目好?

明确:《朝花夕拾》优于《旧事重提》。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一、二者是包含关系——《朝花夕拾》包含《旧事重提》的意思;二、《朝花夕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三、《朝花夕拾》为题更具动态美感,“拾起”这个动词动态感十足;四、《朝花夕拾》为题更具对称美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对称之美;五、《朝花夕拾》写出了对过去的怀念。

10分钟

任务二

任务二:采摘“朝花”梳理鲁迅成长经历

1.读目录:《朝花夕拾》有几篇文章?篇目名称分别是什么?

明确:《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琐记》

《藤野先生》《范爱农》

2.读《小引》,并梳理、概括: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这十篇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这部作品在内容上揉合了一定的传记成分,它是研究鲁迅生平的重要材料,其中囊括了鲁迅从顽童走向学童、由家乡绍兴走向南京、由南京走向日本求学等成长经历,我们可以从“朝花”中“采摘”鲁迅先生的一些重要的成长经历。

请大家快速回顾这十篇文章内容,逐篇梳理鲁迅先生在童年、青年等阶段的成长经历。

方法提示:把各篇文章中与鲁迅童年、青年等阶段相关的文字提取出来,之后用简短语言概括事件。

明确:我们逐篇梳理出鲁迅先生成长经历的一些事件:隐鼠的“得”“失”,仇猫,回忆长妈妈,读《山海经》,幼时对《二十四孝图》的反感,看五猖会,临行被父亲强迫背书,目连戏、迎神赛会,百草园嬉戏,三味书屋读书、画画、玩耍,为父亲请医买药,被衍太太流言中伤,厌恶旧家族的生活,去南京两个学堂求学,读《天演论》,毅然留学,日本求学,弃医从文,在日本参加革命活动,返回故乡任教,辛亥革命后进入教育部任职等。我们看到鲁迅先生具有少年人的童真质朴,文学家的兴趣广泛,为人子的恭谨孝顺,反思者的责任担当,先驱者的上下求索。

8分钟

任务三

任务三:“夕拾”背景深入了解先生鲁迅

1.思考: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十篇文章中有一些内容是“过去的鲁迅”的经历和感受,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鲁迅先生跳出童年视角之外而写的“现在的鲁迅”的理解和思考。这是因为当时写作的时候,鲁迅先生已经四十五六岁了,所以在历史的叙述中总会忍不住穿插当下的事件,以及对事件的一些评论。这些笔触轻松幽默之余,也饱含对现实的辛辣而隐讳的讽喻,这样就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梳理:每篇文章文末的日期以及《小引》中关于十篇文章写作地点的介绍。

明确:十篇文章都写于1926年,《狗·猫·鼠》写于2月21日,《阿长与山海经》写于3月10日,《二十四孝图》写于5月10日,《五猖会》写于5月25日,《无常》写于6月23日,这几篇文章都写于北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9月18日,《父亲的病》写于10月7日,《琐记》写于10月8日,《藤野先生》写于10月12日,《范爱农》写于10月18日,这五篇文章都写于厦门。

2.思考: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小引》的开篇就说:“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那么当时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作者从北京经过了一段流离的时日,到了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先生当时面临着哪些“纷扰”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了解背景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先生鲁迅。

介绍:三个相关背景——女师大风潮、现代评论派、三·一八惨案。

补充:女师大风潮,鲁迅得罪了“政界”;现代评论派,鲁迅得罪

文档评论(0)

与知同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知识传播者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