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07 诗词曲阅读(原卷版).docxVIP

专题07 诗词曲阅读(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

专题07诗词曲阅读

●考向真题引领

(2023·湖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辋川①闲居赠裴秀才迪②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④。

(《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注释】①辋川:水名。②裴迪:诗人,王维好友。③潺湲:指水缓缓流淌。④接舆:指楚国人陆通,这里比裴迪。五柳:指晋陶渊明,这里比自己。

1.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闲居”之情的。

(2023·浙江湖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学习任务。

浣溪沙

〔宋〕张元幹①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②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注释】①张元幹(ɡān):字仲宗,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号芦川居士。②据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三“水晶宫”条云:“吴兴谓之水晶宫。”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游湖州时所作。

3.化用前人诗句,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同学由“山绕平湖波撼城”,联想到了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前四句诗。请你写出这四句中连续的两句。

4.为提升亚运热度,同时向国内外友人展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湖州市正制作“湖州宋韵文化日历”。日历上选用了这首词(如下图),给出的理由是“景生情,情衬景,相得益彰”。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5.(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备考满分技巧

(一)文学常识识记

在古诗、词、曲的阅读鉴赏中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题型并不常见。主要考查诗、词、曲的体裁、作家及作品。平时复习时要注意积累。

1.诗。

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1)古体诗。可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四类。《诗经》中四言古诗比较多,它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作有《关雎》《蒹葭》等。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如陶渊明的《饮酒》。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最早的乐府诗主要是民歌,如《木兰诗》等。

(2)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它分为律诗、绝句两种,均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偶数句要押韵。五言律诗如杜甫的《春望》,七言律诗如崔颢的《黄鹤楼》。绝句每首四句,二、四句要求押韵。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七言绝句如杜牧的《泊秦淮》。

2.词。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般按字句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按创作风格,可将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为代表。

3.曲。

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到元代就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即为小令。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著名的作品有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也非常有名。

(二)鉴赏形象特点

古诗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

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分析角度,即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②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环境;③结合人物个性;④结合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①要在文段的开头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这一步也可以放在最后作为总括);②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表现手法,也可以概括出来;③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

2.鉴赏景物形象的技巧。

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②抓住景物与情感的融合点;③紧扣景物的特点;④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题步骤:①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3.鉴赏事物形象的技巧。

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②抓住事物与情感的关联;③紧扣事物的特点;④分析表现手法:象征、拟人、比喻、借代、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大白艺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