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

?

梁宇发

走进教育行列多年,本人一直从事普通高中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这段教学实践经历中,我曾经困惑过、迷茫过,同时也感受到了诸多快乐与幸福,现将遇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点点滴滴与所有的信息技术老师们一起分享。

一、信息技术教学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最大的体会就在于把日常生活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目的,事实上,这种融合方式也的确为增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处理同样的教学内容时,是否能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最终的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的。下面是我在教学《资源管理器》一课时的两种不同设计。

其一,在教学中我系统第讲解文件及文件夹的定义,之后由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建立文件夹并存放相关文件。课堂上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文件夹以及文件的相关操作要领,可是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课堂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们更表现出不会合理利用和管理资源,文件存放得非常凌乱、没有条理,甚至还有的根本找不到存放的文件等现象。

其二,根据上面的这种现象,我联系学生们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情形,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整理,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让学生们回顾去图书馆借书的过程(拿着索书卡――根据索书号标的图书的种类到相应的书架――再根据分类进行查找图书)。其次让学生们比较图书管理和信息技术中资源管理器相同点,这样使学生们清醒地认识到,图书管理员把书进行了分类,并把书架也标明所放书的种类,让每一本书都对号入座,就是为了方便读者快速借阅自己选中的图书,当然也包括利于管理者妥善管理图书。同学们这时才恍然大悟,现实生活中的书架就相当于电脑里的文件夹,书就是文件,而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图书管理员。

二、努力培植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当然,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发展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教师在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的来源和选择等方面进行正确的指导。

(一)打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人的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信息技术课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任务的选择和设计要难度适宜,并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自我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

(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才智、进行创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的天地。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除教材之外,工具书、图书报刊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教师应提前将这些学习资源进行整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扫清障碍。

(四)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交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来探索新知识,设计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和上网查询,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巧用课堂提问

问题是思维的逻辑起点。人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习过程尤其如此。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认识力和感悟力正是在启思的过程中得以养成好提高的。课堂的提问要有艺术性。

(一)教師要精心设疑

对教师而言,设疑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的。具体来说,教师设疑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②启发性原则;③全面性原则;④层次性原则;⑤梯度性原则;⑥开放性原则。

(二)学生要主动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我们的学生不愿意提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激发。我最初采取让学生提问题的方法是“逼问”,例如遇到气氛沉闷的时候我就问他们:“这节课是我学,还是你们学呢?”学生当然是回答他们学。我又说:“一般不懂的才需要学,不懂得地方就是问题,如果你们没有问题,可见就是都懂了,我也就不需要讲了。”这种“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威胁”让学生感到一种压力,也明白了学习并不只是教师讲,更重要的是自己问。这样逐渐地就能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的质量会越来越好。我提倡学生养成“四问”的习惯:①今天学了什么?②这些方法有什么用?③哪些情况下适用?④还没有比这更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7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