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涂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依次分析即可;
【详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C轴对称图形,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不是中心对称又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B.
2.方程的解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
∴或
解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
3.已知函数y=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
A.﹣3 B.±3 C.3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结合二次项系数非零,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
【详解】∵函数y=(m﹣3)是二次函数,∴,解得:m=﹣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牢记二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O的半径是5,OP的长为7,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A.点P在圆内 B.点P在圆上 C.点P在圆外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则点在圆外”即可解答.
【详解】解:∵⊙O的半径是5,OP=7,75,
即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
∴点P在圆外,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比较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抛物线不动,而把x轴、y轴分别向上、向右平移2个单位,那么在新坐标系下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依题意,即将抛物线向下、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求解即可.
【详解】依题意,即将抛物线向下、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新的解析式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问题,熟练掌握“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A,B,C在上,,则的度数是()
A.11.5° B.112.5° C.122.5° D.135°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再根据圆周角定理求.
【详解】因为OA=OB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选:B
【点睛】考核知识点:圆周角定理.理解圆周角定理是关键.
7.设,,是抛物线上的三点,则,,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把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y1,y2,y3的值,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解:∵,,是抛物线上的三点,
∴,,,
∵1>-2>-7,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是小圆的切线,点为切点.若大圆半径为2,小圆半径为1,则的长为()
A. B. C. D.2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OP⊥AB,AP=BP,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P长,即可求AB的长.
【详解】解:如图:连接OP,AO
∵AB是⊙O切线
∴OP⊥AB,
∴AP=PB=AB,
在Rt△APO中,AP==,
∴AB=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熟练运用垂径定理是本题是关键.
9.⊙O半径为5cm,弦AB//CD,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政排水管道气囊封堵施工规程》.pdf
- TOPRAAD920印刷模切开槽机.pdf VIP
- 单相整流电路建模与仿真.doc VIP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工程概算预算审核方案(3篇).docx VIP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