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等温线及动力学课件.pptx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附等温线及吸附热力学、动力学1、比表面积(specificsurfacearea)及其测定方法比表面积定义为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面积,单位为m2/g,主要是用来表征粉体材料外表面大小的物理性能参数。实践与理论研究证明,比表面积大小与材料的其它许多性能密切相关,如吸附、催化、表面活性、储能容量及稳定性等,因此测定粉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小具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材料比表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颗粒粒度,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同时颗粒的表面结构特征及形貌特征对比表面积也有着显著影响,因此通过对比表面积的测定,可以对颗粒上述特性进行参考分析。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许多奇异特性与其颗粒变小、比表面积急剧增大密切相关,随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比表面积测定越来越普及,已经被列入许多国家和国际粉体材料性能的测试标准中。

1.1气体吸附法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多种,其中气体吸附法因其测试原理的科学性,测试过程的可靠性,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在国内外各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并逐步取代了其他方法,成为公认的最权威测试方法。许多国际标准组织都已将气体吸附法列为比表面积测试标准,如美国ASTM的D3037,国际ISO标准组织的ISO-9277等。我国比表面积测试有许多行业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标GB/T19587-2004《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体物质比表面积》。

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的原理,是依据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在一定的压力下,被测样品颗粒(吸附剂)表面在超低温下对气体分子(吸附质)具有可逆物理吸附作用,并对应一定压力存在确定的平衡吸附量。通过测定出该平衡吸附量,利用理论模型来等效求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由于实际颗粒外表面的不规则性,严格来讲,该方法测定的是吸附质分子所能到达的颗粒外表面和内部通孔总表面积之和,如下图所示:

N因其易获得性和良好的可逆吸附特性,成为最常用的吸附质。通过这种方法测定2的比表面积称之为“等效”比表面积。所谓“等效”的概念是指:样品的表面积是通过其表面密排包覆(吸附)的氮气分子数量和分子最大截面积来表征的。实际测定出氮气分子在样品表面平衡饱和吸附量(V),通过不同理论模型计算出单层饱和吸附量(V),进而求出分子个数,采用表面密排六方模型计算出氮气分子等效最大横截m面积(A),即可求得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m式中,S:被测样品比表面积(m/g)2gV:标准状态下氮气分子单层饱和吸附量(ml)mA:氮气分子等效最大横截面积(密排六方理论值A=0.162nm2)mmW:被测样品质量(g)N: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

将有关数据带人上式,得到氮气吸附法计算比表面积的基本公式:可见,准确测定样品表面单层饱和吸附量V是比表面积测定的关键。m

测定方法和原理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根据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的多少,可分为:连续流动法、容量法和重量法。重量法现在基本上很少使用。再是根据计算比表面积的理论模型不同可分为:直接对比法、Langmuir法和BET法等。同时这两种分类标准又有一定的联系,直接对比法只能采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气体吸附量的多少,而BET法即可以采用连续流动法,也可采用容量法来测定气体吸附量。

(1)连续流动法是相对于静态法而言,整个测试过程是在常压下进行,吸附剂是在处于连续流动的状态下被吸附。连续流动法是在气相色谱的原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籍由热导检测器来测定样品吸附量的多少。连续动态氮吸附是以氮气为吸附气。以氦气或氢气为载气,两种气体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氮气达到指定的相对压力,流经样品颗粒表面。当样品管置于液氮环境下时,粉体材料对混合气体中的氮气产生物理吸附,而载气则不被吸附,造成混合气体成分比例变化,从而导致热导系数变化,这时就能从热导池检测器中检测到信号电压,即出现吸附峰。吸附饱和后让样品重新回到室温,被吸附的氮气就会脱附出来,形成与吸附峰相反的脱附峰。吸附峰或脱附峰的面积大小正比于样品表面吸附的氮气量的多少,可通过定量气体标定峰面积所代表的氮气量,通过测定一系列氮气分压P/P下样品吸附的氮气量,绘制出氮气吸附等温线或脱附等温线,进而求0出比表面积。通常利用脱附峰来计算比表面积。

特点:1、连续流动法测试过程操作简单;2、消除系统误差的能力强;3、可同时采用直接对比法和BET法进行理论计算。

(2)容量法容量法中,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是利用气态方程来计算的。在预抽真空的密闭系统中导入一定量的吸附气体,通过测定出样品吸脱附导致的密闭系统中气体压力变化,利用气态方程PV=nRT换算出被吸附气体摩尔数变化。(3)直接对比法直接对比法是利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测定过程中需要选用标准样品(经严格标定比表面积的稳定物质)。并联到与被测样品完全相同的测试气路

文档评论(0)

181****9050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流风亮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D5X4DGXA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