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苏州探索.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苏州探索

?

?

缪红梅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苏州市于1982年进入老龄社会,早于全省、快于全国。截至2019年底,常熟市、姑苏区、太仓市老龄化程度都已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构建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结构调整等情况交织,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苏州将坚持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遵循,加快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一、苏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苏州市始终坚持养老与社区联动,构建居家养老“智能网”;坚持养老与医疗融合,创建老年康养“示范点”;坚持养老加长护险保障相结合,打造生命周期“服务链”。家庭养老功能更加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更加精准,社会养老模式更加多元。

推进养老服务制度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实施了《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此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陆续制定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两项规划,印发了事关加快发展医养融合、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虚拟养老院服务标准、养老从业队伍管理办法的多个政府文件。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形成,为苏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整合各类养老服务社会资源,财政投入稳步增长。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兜底功能,各级财政按当地户籍老年人数不少于260元的标准,将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福彩公益金留存部分不少于55%的资金用于发展养老事业;设立总金额达4亿元的苏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采取阶段参股创业投资企业或直接投资企业的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养老服务业及大健康产业;大力推进养老“三项保险”,持续扩大老年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覆盖面。

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新增各类养老床位数82633张,日间照料中心由875家增加到1805家,助餐点由712家增加到1706家,40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已基本建成。为解决夜间居家老人照护难题,苏州加大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建设力度,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全时服务链。

规范养老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目前,全市共建有10个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共有养老护理员18685名,其中专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72.8%(位居全省前列)。深度参与国家民政部组织的养老机构标准化试点,并主导编制了养老服务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此外,加快人养老数据资源中心及应用服务平台研发力度,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

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在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方面了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全市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与中央和省委对苏州提出的“两争一前列”的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法规制定、政策创新方面相对滞后。目前,苏州市养老服务供给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协调、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存在,需要从制度设计上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是综合性养老服务地方立法进程有待加快。2015年,苏州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但仅局限于居家养老范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须法治护航,综合性养老服务法规建设势在必行。二是政策标准修订较慢。以养老护理院为例。养老护理院人员配备要求较高,但由于护理院与医院在职位晋升、职称考核、收入待遇等多方面的不对称,很难按要求招录养老服务人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标准化建设与实际运营的“两张皮”现象。此外,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长期护理保险等对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各异,客观上造成了多头评估和资源浪费。

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较为薄弱。随着失能失智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人口的不断增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个性化不足的矛盾开始显现。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提供基本的助餐、助浴和文娱活动,而缺少对失能失智老人康复护理、喘息式养老等专业化服务。同时,养老机构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辐射效应不足,养老机构参与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积极性不高。以姑苏区为例。该区社区助餐点建设数量虽多但实际运营效果欠佳,助餐点社区覆盖率与南京主城區相比仍显不足。此外,医养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短板。目前医保结算标准较低,长护险受益人群覆盖面相对较窄,不能完全满足全市老年人家门口的医养服务需求。

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亟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33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