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docx

中国经济法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国经济法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

陈苗苗

摘要:改革开放后经济法随之产生,至今已走过四十年的历程,经历了初创、调整修正、迅速发展和完善阶段,并在每一阶段取得不俗的成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经济法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反思与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更好的推动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经济法;历史回顾;展望

我国经济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法指明方向动力;另一方面,经济法又反作用于经济体制改革,为改革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在经济法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成就,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在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全球环境下,我国经济法仍然存在许多亟需完善的地方。

一、经济法的初创阶段(1978—1986年)

我国最早一次提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是在1978年胡乔木在做出题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言中,强调要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工作,把国家的各种利益用法律形式表现出来。[1]随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此后兴起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以国家所有制为主导的单一公有制形式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导、分配方式多元化。1980年,国务院针对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接连颁布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及《关于开展和保护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反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行为,肯定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性、允许各种经济发展并对其合法性进行肯定和保护。1982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在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也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明确提出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改革的方向。

在这一阶段,国家肯定了各种经济因素的合法性,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突出了法律对经济的规制和调整作用。但此时我国的经济法并未完全形成,对其地位性质的认识各方也不尽统一,社会中各类经济问题并无系统的法律、法规的调整。[2]无论是在经济法理论还是立法方面都处在学习借鉴的启蒙阶段。

二、经济法的调整修正阶段(1986--1993年)

在这一阶段,除了继续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肯定企业的自主性以外,城乡个体户、私营企业等经济力量也逐步发展起来。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在为经济法学的发展带来阵痛的同时,也为经济法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即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得以确立,民法学界与经济法学界之间否定论与肯定论之争在立法上得以平息。此外民法对横向经济关系调整的确定,则宣告了以纵横统一论为代表的“大经济法”观点进入了调适和修正阶段。国家一方面加大经济体改革、对经济发展集思广益,提出新思路。例如提出了经济特区的构想,另一方面加大对经济立法的力度,例如1986年《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1987年颁布的《价格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企业之间或者行业组织商定垄断价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所以反映在经济法学的发展上就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的特点。在立法方面的表现就是立法较为分散,大多为法规与政策,整体缺乏协调性与系统性,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各自的目标也不够明确;但是对于经济法的独立的法律地位争论已经告一段落并对经济法的体系构成进行思考,完善自身体系。

三、经济法的迅速发展阶段(1993-2001年)

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在这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关于经营者之间无良竞争的情况,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当时各种法律法规直接或间接涉及反不正当竞争的法规有70多个,如《广告管理条例》,《专利法》等,但是这些法规中都没有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含义,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更没有处罚手段,而且有的相互重复彼此矛盾。为此,制定反不正当法也是迫在眉睫。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始于1980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1992年初,国家工商行政理局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成立了专门的起草小组,负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起草任务。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规范了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了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