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陈晓平

摘要:很多信息技术老师都熟知课堂导入对整节课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导入中丝毫不敢马虎,可有时费尽心思设计的课堂导入却收效甚微,为了能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少走弯路,轻松应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设计导入环节时常用的方法策略作了阐述。

关键词:导入?课堂导入?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愉悦惊奇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为上好新课做好铺垫。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课堂导入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信息技术课的现状,提出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机房,软件资源日益丰富,一些机房还提供了互联网环境,在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暴露在教师的面前,一些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无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问题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严峻挑战。著名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聊天中拉回课堂,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课题。课堂导入往往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头”,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1)“实”为原则。课堂导入要有实在效果,能给这节课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不能因为情节吸引人就不加选择的拿来作为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通过导入环节,使学生初步理解这节课将要学什么,怎么学,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课堂导入的内容过于平淡,不易诱发学生求知欲,難以促成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性学习,都会影响导入的效果。

(2)“新”为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所以教师在导入的角度和方法上都要不断推陈出新。课堂导入应力求新奇巧妙,以吸引学生,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求知的振奋状态。

(3)“简”为原则。从整堂信息技术课系统而言,导入不是也不能成为主体,它只是一个前奏,不可喧宾夺主。学生的注意力分布是有规律的,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最集中,然后就会渐渐分散。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

三、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方法及案例

(1)情境导入,体验真实生活。所谓情境导入法,就是通过声象,直观教具创设情景,或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创设贴进教材内容、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充满动力,积极参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可感情境,让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学生由此积聚的情感,必然转化为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

案例:《递归算法的程序实现》一课中,递归算法的实现思想是比较抽象,比较理论化的教学内容。笔者就这样导入:“假如我们现在上体育课排队,请第一排的同学站起来报数,1、2、……7、8,除了队列中第一位同学报1以外,每一位同学报出的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学生分别回答:“所报的数是前面同学推出的结果。”后一位同学所报的数是前面同学一步步推出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用的递推算法。今天我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新的报数方式,从底端开始报数,前提是只知道第一位同学是1,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来报数呢?投影出报数方法;学生开始报数,最后一位同学问上一位同学是多少?依次类推直到第一位同学,然后告诉下一位,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同学,8、7、……2、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个报数方式,被问的同学将问题推下去,一步步的推到底端,答案一步步的返回一直到结束)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递归算法思想。

(2)问题导入,启动学生的思维。问题通常是与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老师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破疑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

案例:《网页的布局的方法》一课中是这样导入的,笔者要求相邻同学为一组分别在浏览器中打开两个不同的网页作品相互欣赏评价,同时准备回答:问题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用Dreamweaver打开该网页并逐一删除页面元素,留在页面上是什么?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认知发生冲突,进而导致期待状态和探究行为的产生。学生急于想寻求答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为高涨,因而达到了设置问题的效果。

(3)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学生的兴趣往往表现在爱上网、玩游戏。老师何不利用这一特征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用游戏作为新课的开头,把一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6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