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非连续性文本命题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命题探究

?

?

陆莹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本文试通过对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卷进行分析,探讨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的类型和命题特点,同时就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2021语文中考;非连续性文本;命题

2009年上海参与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测试后,引起了教育界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一概念也正式列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明确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经成为教育与测试中不可忽视的一类文本阅读。

本文试通过对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卷进行分析,探讨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的类型和命题特点,同时就教学提出建议。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类型

非连续性文本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各个材料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点十分灵活、多样,基于2021年中考试卷的研究,笔者整理出以下几个考查频率较高的考点:

就能力运用层级来看,大体可以分为理解、运用、反思三个层面。理解层面,即是对材料文本信息的检索和获取,或者对文本深层内容的体悟,如信息辨析类、梳理要点类、图文转化类;运用层面,则是考查利用文本所给出的信息,用于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如材料探究类;第三个层面——反思,考查读者在获取文本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个性化思考等对文本进行解释、或者质疑。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特点

根据2021全国各地市中考卷的研究,可以看到其考查的主要特点有:

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材料的展示形式十分多样化。如2021年福建卷,提供了“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示意图”以及小记者关于“红色旅游”的采访提纲;2021年宁波卷,提供了关于“太空旅行”的采访提纲和数据简表;2021年廣州卷,提供的是关于“汉字文化”的汉字图例等。回顾以往试题,数据表格、图表、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等,皆可以点化入题。其信息量大,表现形式多样,题目设置也机动灵便。

2.注重真实的情境化的阅读体验

作为“实用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连通阅读与生活,提供了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题目设置趋向于引导考生联系阅读经验,以开放的思维从社会环境与个人生活等不同视角解读文本。考查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解释生活现象或者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2021年山西卷,谈“心理复原力”,题目设置了班会主题的真实情境,同时设置了“你”作为“红星”小组组长的身份,要求你根据情境进行创设性的回答。这些试题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打通课内外,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在综合理解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建议

当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还是处于“临渴掘井”的状态,也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试题的训练。鉴于当下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现状,针对上述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和趋向,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1.注重“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与文学类阅读的“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鉴赏与评价文本与自我的互动关系”目标指向不同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实用类阅读中的一种,考查的是“整合信息、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黄厚江老师说:“初中语文学科中,实用文的阅读价值和教育目的在于‘有用’。”目前许多教师处理实用类文本与讲授小说、诗歌等文学类文本的方法没有多大区别,依然将关注点放在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与鉴赏上,忽视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吴立岗老师说:“阅读课,应当研究各种文体的教学”。学会区分文体,是开展现代文阅读的前提。

2.训练阅读思维,扩宽阅读视野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思维品质,在日常教学与测试中要远离模式化的答题和大量的答题技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整合复杂的信息,融通所学知识,建构自己的新的认知。

同时,教师要扩宽阅读视野,树立大阅读观。这就要求教师超越传统的、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采用群文阅读等联动阅读的方式,实现一篇与多篇的联动,或课内与课外的联动。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课后推荐,例如七上郑振铎的《猫》一文的课后推荐中,将其与夏丏尊的《猫》等进行比读;其次,也可以大刀阔斧重组资源,如王君老师的《春天会不会生气》一课,以景语、物语、人语整合了朱自清、丰子恺、李煜笔下的春;第三,也可以选择开设扩展性课程,

文档评论(0)

134****79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