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的途径.pdf.docVIP

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的途径.pdf.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教高职研究2010年第3期周刊

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的途径

张树波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广东广州510725)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

社会的重要角色。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

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职

过程中,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增加了人民群众接受高

业资格认证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的人才评价制度,如何将两者

等教育的机会,到2008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已经突

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

破350万人,在校生超过了900万人[1]。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我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指出当前高职教育推行职业资格

国教育公平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

证书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系统的观点探索高职院校在人

面,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

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两者之间有机融合的途径。

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途径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正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是现代

在持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大学功能分工的一种必然结果,它主要承担着高等教育服务

在高职教育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学历证

中都是可以找到它的根底。”輥輯訛道德教育是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的灵魂发生转向的活

动,因此,要真正地触动人的心灵就必须摆脱“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避免单纯地防范、约束、灌输,“生命只有在扩散自身中才能维持自身”輥輰訛,道德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的强制,不是一种外在的重负,而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是为生命的自由和谐发展营造一种健康而富有张力的秩序”輥輱訛。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的生命感和自我意识。

(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生命不是纯生理的,不是肉体的,也不是与动物相同的,人不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叠加的产物,也不是超越了自然生命的精神性存在。精神不是生命之外的超生命的东西,精神是人的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的“真谛”在于追求意义,人总是为寻求意义而生活,总是要超越“存在”而创造“意义”,生活在意义世界中。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一方面正视人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追求一种可能的生活,“正是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人类的道德活动,也不断地推动人类向至善方向发展,也使每个个体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訛輲輥。因此,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在人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必须教人体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才会对生命爆发出无限的热爱,人生才会活出价值和精彩。从整体而言,从生命的视野看,道德教育的任务始终是双重的:一方面要摒弃我们根深蒂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抑制个体生命的道德教育化传统,树立生命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凸显个体生命价值的尊严,保护个体生命存在的权利,保持生命个体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和必要的张力。我们要努力反思权威性道德教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倡导个体道德自律,反对道德教育的权威化。另一方面要从今天的实际的道德问题出发,支持道德教育对个体生命的引导和超越,教人思考“为何而生”的意义,找到人生航向,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道德教育源于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发展的需要,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超越生命,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②同上:8.

③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华夏出版社,1999:255.④[德]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浙江教

育出版社,2002:207.

⑤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8.⑥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⑦刘铁芳.生命的叙述与倾听:道德教化的基本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38.

⑧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8.⑨[美]赫舍尔.人是谁[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46-47.⑩[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生活·读书·新知三

文档评论(0)

16223f873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文档,就是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