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收藏疼痛科技术操作规范--第1页
收藏疼痛科技术操作规范
痛点注射治疗
痛点注射治疗(TPl)是疼痛门诊最早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效果确切、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治
疗所有由肌筋膜异常引起的疼痛。
作用原理:
激痛点是一种局部病理性或解剖性问题,并具有伤害感受特性以及维持中枢敏化的作用。
病理特征:
①无菌性炎症肌膜包绕的肌纤维;
②硬化病变的皮神经增生的炎性结缔组织和脂肪与筋膜紧密连接运动神经,进入肌肉肌原纤维,
损伤线粒体。表现为在肌肉静止时激痛点里可以触摸到的紧绷肌带,无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
激痛点经常会被肌肉的过度负荷激活,出现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紧张带。疼痛常于清晨
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伴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牵涉痛。软组织损伤的激痛点较多
地发生在人体的肌肉、筋膜、韧带的起止点,因为起止点是人体机械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受
到的拉力大,不论急性的损伤或是慢性的静力性的应力超常,都可以损伤纤维结构,出现激痛
点。
触诊定位方法
平滑式、钳捏式与深部触诊。
1
平滑式触诊
手指来回推动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寻找其中的条索状物或硬结。主要用于浅表的肌肉,如斜
方肌、股直肌、掌长肌等。
钳捏式触诊
拇指与其他手指钳捏住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以前后推动的方式寻找其中的硬结。主要用于身
体体表游离缘肌肉中激痛点的定位,如大圆肌、胸大肌外侧缘的激痛点。
2
3
深部触诊法
将手指放在注射部位皮肤表面,向深部施加压力,引出局部性的压痛和放射痛。主要用于体内
深层肌肉如腰大肌、腰方肌等激痛点的定位。
注射器材:
10ml注射器,1%利多卡因每点3~5ml,每周一次。
注意事项:
01
诊断要准确,否则治疗无效。
02
无菌操作,防止穿刺部位感染。
03
局麻药过敏可致呼吸、心搏骤停,治疗室需配置监护和抢救设备。
04
对注射部位一定要有立体解剖概念,切勿损伤血管、神经、胸膜、腹膜。
05
收藏疼痛科技术操作规范--第1页
收藏疼痛科技术操作规范--第2页
同一部位进针,要向3个方向注药,使肌硬结被充分浸润。
03
为了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注药速度宜缓慢,注药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掌握注药速度、改
变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注药后可行局部按摩。
眶上神经阻滞
应用解剖眶上神经由三又神经的眼神经支发出,前行于上睑提肌和眶顶壁之间,经眶上切迹或
眶上孔分布于眼睑和前额部,其额支纤维可以延伸至颅顶与枕大神经交通。眶上孔多位于眼眶
上缘中、内1/3交界或中点附近,其形态及位置的个体差异较大,约60%为切迹,21%是单骨
孔,余者2~3个骨孔或切迹。切迹宽度多为5~6mm。
操作技术:
01
体位:患者平卧位。
02
体表定位:患侧眶上缘内1/3处或在眉中间可触及眶上切迹,用手指尖可诱发出激痛点。
03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3.5cm长、7号短针沿着眶上孔或切迹刺入0.5cm深度。由于眶上孔变
异较大,眶内阻滞操作可以提高成功率。针尖沿眶顶部骨质进针1.5~2cm后,回抽无血,注入
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0.5~1ml。注药后按摩局部皮肤,使药液扩散,有利于同时阻滞眶
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必要时出现阻滞效果后15~20分钟做射频治疗。
适应症:
适用于眶上神经痛、额部带状疱疹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及该范围癌性疼痛。
并发症及其防治
避免消毒液造成结膜或角膜损伤。穿刺时术者左手示指始终保护
患者眼球穿刺不超过2.0cm,进针1.5cm即可注药。治疗当天不要洗脸,避免针眼感染。如注射
后出现局部肿胀可用冰袋冷敷。药液阻滞动眼神经上支使眼睑下垂,数日至数周可恢复。眶内
阻滞不宜注射神经破坏药物。
眶下神经阻滞
应用解剖眶下神经为三叉神经发出的上颌神经直接延续的主支或最大的终支,经眶下裂入眶后
称为眶下神经,其分支有下脸支、鼻支、上唇支和颊支,为终末支,分布于下眼睑、同侧鼻
背、上唇和颊部。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0.8cm处,是眶下壁内面眶下沟、眶下管的延续。
眶下动脉、眶下静脉、眶下神经由此通过。
操作技术:
01
体位:患者仰卧位
02
体表定位:从直视瞳孔至同侧口外角做一垂直线,再从眼外侧联合(眼外眦)至上唇中点做一
连线,两线交叉点即为穿刺点。参照上述方法,直接用手指于眶下峰下偏内方可触及一凹陷
处,即为眶下孔。
03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用3.5cm长、7号针,向外或向内上方进针,感觉针尖出现落空感,即表
明针尖进入眶下孔。刺及眶下神经时,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