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pdfVIP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A1型选择题(1~75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腹部触诊见腹胀满,无压痛,叩之作空声,其病证是

A、痰饮

B、水臌

C、气胀

D、内痈

E、积聚

答案:C

2、望神观察重点是

A、面色

B、神情

C、形体

D、两目

E、姿态

答案:D

3、在舌诊中,邪热夹酒毒上壅舌象是

A、舌多瘀斑

B、舌色晦暗

C、舌脉粗长

D、舌色青紫

E、舌紫肿胀

答案:E

4、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者,多属

A、精血不足

B、肾虚或血热

C、血虚受风

D、疳积

E、脾胃虚损

答案:B

5、八纲中“寒热”指是

A、辨病位纲领

B、辨病因纲领

C、辨虚实纲领

D、辨病性纲领

E、辨标本纲领

答案:D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医学专著是

A、《五十二产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中藏经》

E、《伤寒论》

标准答案:c

2、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E、《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中藏经》

标准答案:a

解析:补充一些医史方面知识: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医学文件中现存较早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经过晋代医家王叔和

整理,把它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

并为后世中医诊疗学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书中记载了113方,使中医基础理论和

临床实践亲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药体系。《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

证候分类,记载了四十多个病,并发展了病因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药品学典籍。该书共收载药品365种,分

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个等级。它系统总结了秦汉时期民间用药知识和经验,对后世

药品学发展有着主要影响。

晋代王叔和总结了前人脉学知识,著成了《脉经》,对脉学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晋代皇甫谧编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国最早针灸专著。

随代巢源方等人编著《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第一部病理学专著。

唐代苏敬等人编纂《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

药典著作,比欧洲纽伦堡药典早800多年。

唐代孙思邈编著《千金要方》和王焘编著《外台秘要》,是两部综合性医学参考

书,书中搜集大量医疗方法和有效方剂。

宋代陈自明编著《妇人大全良方》,是一部内容丰富总结性妇产科专著。

儿科方面,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最早一部儿科专著。

金元时期,涌现出了各具特色医学流派,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刘完素、李杲、张从

正和朱震亨,后人尊之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发展了《内经》病机和运气学说,提出了“炽热论”,认为百病多生于“火”,

治疗主张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凡病皆因“邪”而生,极力主张治疗以驱邪为主,反对滥用补药,称

之为“攻下派”。

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被誉为“补土派”或

“脾胃派”。

朱震亨提出“郁证”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思想,治疗比较推崇解郁和养阴

类药品,后世医家尊之为“养阴派”。

明代张景岳提出了温补脾肾主张,慎用寒凉药品,称之为“温补派”。

明清时期,治疗外感热病有了发展,形成了著名“温病学派”。明代医家吴又可

写成《温疫论》提出了“疠气”学说,首先对传染性热病病因学及治疗方法提出了较

完整学术看法,为温病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著《温热病篇》

(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三焦辨证),薛生白著《湿热病篇》,以及

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等,系统地总结了明清时期关于外感传染性热病发病规律,创

建了温热病辨证论治法则。

文档评论(0)

199****2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