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赋第五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ppt

蚊赋第五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深受蚊子袭击之害,运用他采风得来的社会经验,浓缩成一首《驱蚊歌》:“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其中提到烟熏的方法,是旧时的主要对付蚊子的手段。古人有“燃火绳”法,即把蒿草、艾草编织成草绳湿润后点燃,发出的浓烟可以驱蚊;富贵人家有熏炉,既可芳香室内空气又可驱蚊。其中还倡导人们利用蚊子的天敌蝙蝠来除蚊。明朝方孝孺的《蚊对》记载: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诗人陆游“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熏蚊效宛陵先生体》)烧艾草熏蚊,也是旧时常见的图景。天启七年(1627年)是年张溥、张采与陈子龙定交。陈子龙《陈子龙自撰年谱》卷上:“天启七年丁卯……是岁作《红梅花赋》、《蚊赋》。始交娄江张受先、张天如,吴门杨维斗、徐九一。”崇祯二年己巳是岁,始交李舒章,徐闇公,益切劘为古文。冬月,撰时政策三十余篇,又作赋数篇,颇行于世。晋朝人傅选的《蚊赋》:“众繁炽而无数,动聚众而成雷,肆惨毒于有生,及餐肤以疗饥。妨农工于南田,废女工于机杼。”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唐代诗人孟郊有《蚊》诗云:“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这是一首科普诗,揭示出了雌蚊吸血,是为延续生命与繁衍后代。蚊子吸血靠长吻,对于这一细节,诗人们也多有描述。如唐代刘禹锡就曾在《聚蚊谣》中写道:“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明惑。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著不得。”被蚊子叮咬后,不仅奇痒难忍,更主要的是蚊子还会传播多种疾病。白居易在《蚊蟆》里说:“斯物虽微细,中人初甚轻。有如肤受谮,久则疮痕成。”蚊咬后,受了感染就可能使皮肤溃烂,痛苦不堪。《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深受蚊子袭击之害,但他不甘愿就这样败在蚊子手上,于是作了《驱蚊歌》教导大家主动出击:「炉中苍朮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其中提到烟熏的方法,是旧时的主要对付蚊子的手段。古人有「燃火绳」法,即把蒿草、艾草编织成草绳湿润后点燃,发出的浓烟可以驱蚊;富贵人家有熏炉,既可芳香室内空气又可驱蚊。不但要火攻,蒲松龄还倡导人们利用蚊子的天敌蝙蝠来除蚊。明朝方孝孺的《蚊对》也记载:「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诗人陆游《熏蚊效宛陵先生体》「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烧艾草熏蚊,看来也是古人的常见的做法。除了蚊帐或者烟熏,宋代欧阳修在《憎蚊》诗句说「熏檐苦烟埃,燎壁疲照烛」,明显提到了用光来吸引蚊虫,直到现在,这招依然在用。唐元稹诗云:“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蚊厨”就是指蚊帐,与清代袁枚《碧纱橱避蚊诗》中的“纱橱”一样。宋代欧阳修在《憎蚊》诗句说“熏檐苦烟埃,燎壁疲照烛”,明显提到了用光来吸引蚊虫,直到现在,这招依然在用。“乍停纨扇便成团,隐隐雷声夜未阑。漫道纱橱凉似水,明中易避暗中难”(清·汪秀峰《咏蚊》)。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都有很深厚的功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惟腥浓之是求,混妍蚩而不避。虽毕命于嘬肤,亦既饱而无愧。信极贪之所营,鲜祸福之足忌。………………唐孟郊〈斥蚊〉:「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但将膏血求,岂觉生命轻。颈已宁自愧,饮人以偷生,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常楚老《江上蚊子》「怕君撩乱锦窗中,十轴轻绡围夜玉」。元稹诗云:「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幮、蚊幌、十轴轻绡也就是今天的蚊帐,蚊帐在当时,已是重要的避蚊措施。正所谓惹不起,终归躲得起,蚊帐自古以来就是秉持着这种想法。不过蚊帐也是有分档次的,像是「锦窗」、「轻绡」显然不是百姓用品,更像是大户豪门的陈设。蚊赋第五段明代

文档评论(0)

阿里巴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