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戊戌变法研究综述.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近十年来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

?

贾瑶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戊戌变法的研究进行整理,首先对茅海建先生的成果作单独的整理,之后对学界的其他人的文章从产生、相关问题、人物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将近十年戊戌变法研究的概况作一个简单的梳理。从形式上来看,越来越注重学术规范,从内容上来看,质量越来越高,研究中出现了很多新史料,比如张荫桓日记、张之洞档案,当时的报刊,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茅海建;戊戌变法

一、茅海建对于戊戌变法研究的深入

茅海建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先后出版的著作是《戊戌变法史事考》(1),作者注重对史实的重建,主要利用大量的档案对戊戌变法的过程的考证,在前人对戊戌变法研究的基础上,从细部上清晰了戊戌政变的整个过程,并且对先前研究各说进行了一番认知、补证与修正。《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2),作者集中于对康有为的研究,利用当时人的日记、报纸及档案资料,选取光绪二十年到二十四年这一时间段,为康有为的《我史》作注,辩伪存真,实为繁琐考证之作。《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3),作者对戊戌变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或问题(比如公车上书、京师大学堂)展开叙述,将考证与分析相结合,对既有史实的批判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相。《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

记》(4),作者站在康、梁之外的立场,从他者的角度(张之洞、陈宝箴)去观察戊戌变法的过程,多维地了解变法全过程的诸多面相,通过为档案作注的方式,对张之洞档案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茅海建的《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5)一文详细叙述了康有为历次上书的具体内容,了解到康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能与光绪帝平等对话的、参预高层政治决策的、以康本人为核心的机构,来主导改革运动;同时也了解康、梁对科举、学校、译书方面的内容比较熟悉,其改革建策亦被清政府所采纳;他们设立政府经济部门、专利法等项建策,清政府交给职业官僚;而关于财政与外交,康、梁沒有相应的知识,建策多为不妥甚至失误,清政府也没有采纳。

二、近十年来戊戌变法国内研究

(一)戊戌变法的产生

陈燕玲(6)通过对早期维新派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思想的深入研究,分析维新派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与超越,进一步探索早期维新思想在戊戌变法中的历史作用及其客观价值取向。

(二)戊戌变法相关问题探讨

王明伟(7)从外国人与戊戌变法之关系的角度,以陆羯南为对象,分析日本国粹主义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冯帆(8)从比较史学的角度,对中日改革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两国结果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国变革主体及其力量差异。

张玉山(9)认为戊戌变法期间,在维新派内部存在激进型和稳健型两种类型的人物,并对两者的区别进行分析。

张若谷(10)将1898年的朝鲜独立协会活动与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做比较,从领导阶层、改良形式、发展思路等角度,研究其异同点及其原因,探讨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改良运动的规律。

常小龙(11)从戊戌变法时期的官僚群体的角度,主要对“《校邠庐抗议》改革大讨论”进行研究,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官制改革、吏胥问题、教育改革问题、洋务改革问题、对外政策、发展工业等方面,但是这场讨论因戊戌政变的发生而停止,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讨论结果。从改革讨论中反映出官员具有一定改革创新意识,但由于群体利益关系复杂和思想观念的陈旧,实际上众说纷纭,资本主义色彩并非十分鲜明。

崔志海(12)从美国驻华公使的角度去观察戊戌变法。美国驻华公使更倾向于它是帝后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无意公开干涉,始终持静默态度。其对两宫生死问题的关注和分析,预示了两宫共同听政10年之后又共同谢世,绝非偶然巧合,而是帝后党争的一个必然结果。包括康格在内的北京外交官们对北京两起排外事件的观察和反应,一定程度上是一年之后庚子事变的序演。美国驻华公使对戊戌变法的观察虽然有限,且带有个人色彩,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在不少方面揭示了戊戌变法与清朝最后10余年政局之间的历史连续性。

(三)人物研究

王晓晶(13)分析晚清时局与光绪帝戊戌改良的相互影响,晚清时期慈禧专权、甲午战争惨败、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的出现,对光绪帝力图改革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同时光绪帝能够支持戊戌变法并在这场变革中有所作为,对19世纪末晚清时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飞(14)三人都以梁启超为对象,对梁启超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马忠文(15)对于张荫桓、翁同龢和康有为的关系进行探究,认为真正的荐康者应是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他不仅全力支持胶州湾事件后康氏的上书活动,并且在召对时推荐康氏的变法书籍,积极推动康氏进用。翁同龢作为知情者,在办理公务的层面,曾给予谨慎的支持,但并未“荐康”。翁、康关系始终比较疏远。翁同龢“荐康”的说法出现于政变后,首倡者为流亡海外的康有为。翁氏“荐康”的官方定论,则是政变后清廷派系斗争

文档评论(0)

15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