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6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刑法学(2)》
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21分)
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
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叶某利用回收的〃贵州茅台〃酒瓶等外包装材料用工业酒精勾兑灌装了大批所谓名牌白酒,销售后获
利金额达30余万元。对叶某的行为应以(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论处。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诈骗罪
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D.假冒注册商标罪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5.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
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
为,应当以(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B.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C.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D.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8.只有—或者—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9.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包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0保险诈骗罪的主体只能由投保人—或者__构成。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的,以绑架罪论处。
偷盗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o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其犯罪对象是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6.对___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8.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
大损失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
大的行为。
2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任意损毁、
占用公私财物,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四、简答题侮题12分,共24分)
22.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
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⑴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秩序和*肖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
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