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2郑珍《晚望》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VIP

4.2郑珍《晚望》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珍《晚望》原文赏析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写景之作。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时近傍晚,诗人来到了古原上,悠闲地驰目远眺,思绪悠悠,古原上的景物还是上古时代就留下的呢。李商隐的《乐游原》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郑珍在这里表现的却是决然不同的心境:意适而悠然。古原上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气氛使诗人顿时有遗尘嚣而出世之感,思绪一下子伸展到悠远的太古。但是,这种神思的飞越只是瞬间的,诗人没有工夫作过多的玄想,他被周围的景色迷住了。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碧空下,浮云高翔,归巢的飞鸟从眼前掠过,渐渐没入遥远的云端。翠绿的稻禾间,阡陌纵横,行人匆匆,那是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开始回家歇息了。秋水明净,微波不兴,浅蓝色的长空倒映在水里,融为一色,更加清澈可鉴。雨后的远山,一片黛绿,一片金黄,显得清新如沐。这四句诗写古原上望中所见,景色如画。诗人以白描的手法,从天空、田野、近水、远山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勾勒,虽然着墨不多,却是景物鲜明。诗人用词非常精妙。三、四两句一用“收”字摹写飞鸟远去,渐为浮云所遮没的景象;一以“出”字状翠稻满畴,人行其间,如升出稻禾之上,生动而形象,赋予了画面生机勃勃的动态感。“翠稻出行人”的境界和宋人范成大《初归石湖》中“行人半出稻花上”的诗句简直是同出一辙。五、六两句中,以听觉效果的“静”状视觉中的“水色”,既可见秋水无波,又写出了水色的清莹澄湛。山本无新旧之别,但着一“新”字,便使雨后的山容如洗过一般的清新爽目之感形象地呈现了出来。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诗人收回远眺的目光,愉悦的心情一下子被农家的惨状所冲淡了。望着清溪两岸“十室九家贫”的萧条境况,诗人油然而生怜悯之情,同时并为之感到了深深的震惊。田野上是那样一片丰饶的景色,眼前却是普遍贫困的惨状,这一强烈的反衬,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戚民生的赤诚之心。结束两句这一出人意料的转折,不但在写法上给人以平地奇峰突起之感,而且它所展示的情景更给人留下了难尽的沉思。

全诗扣住一个“望”字,以极凝练的诗笔,描画出了一幅以原野上的自然景色和溪边农家的贫困景况为映衬的晚望图。整个画面写得清新淡远,颇有盛唐王、孟诗风。?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