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昌平西北部风口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分析.docx

2011-北京昌平西北部风口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2011~北京昌平西北部风口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

??

?

?

?

?

?

?

?

???

?

?

?

?

?

一引言

北京昌平风口地区是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的“上风口”,其生态环境状况对整个北京市市区具有重要影响。昌平西北部的风口地区包含昌平区的马池口镇、南口镇、流村镇、阳坊镇和南口农场,自古以来都是交通枢纽与军事重镇,又由于其近城郊的地理位置和对风口地区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昌平风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人为扰动因素的破坏,交通分割与经济发展因素共同交织,风口地区的经济产业定位并未将其自然资源禀赋考虑在内,因此,重新审视昌平西北部风口地区的产业规划定位和生态资源空间发展特点,提出风口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二对昌平西北部风口地区产业规划的重新审视

(一)仍将物流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从马池口、南口、流村和阳坊四个镇的产业规划情况来看,在“十二五”期间,四个镇都仍将工业或服务业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地区发展的重点(见表1)。特别是马池口镇,提出要调整埝头工业区内部分工业用地为可兼容物流、仓储等的多种功能用地,重点把建设京北物流中心项目纳入埝头工业区土地一级开发总体规划。到2015年末,完成京北物流中心的建设并投入运营,使货物运输成为马池口镇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而物流业的产业定位对风口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表1风口地区四镇“十二五”时期产业规划汇总

(二)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不准确

2012年,三一重工迁至昌平南口地区。通过研究北京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发现,昌平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技术研发与创新业态集聚,形成世界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发展高地。相应地,风口地区四镇的工业发展均定位为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及高科技、新能源产业基地。但在“十二五”期间,引进的企业多数不是重点项目和企业,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小,产业集群并未形成。而且与海淀山后地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根据规划,北清路发展带的发展目标是整合海淀山后产业空间资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环保科技示范园、创新园、国际教育园、永丰产业基地、上庄科技园等园区为节点,以北清路为发展轴,统筹开发产业空间资源,打造新材料和信息产业新技术研发孵化基地、环保综合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新区。因此,可以看出,昌平风口地区四镇的工业发展定位为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没有综合考虑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劳动力、资金、产业基础等禀赋,只是单纯地从原有的产业基础出发,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相衔接,制定出不符合风口地区生态资源环境特点的产业结构,这样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

(三)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存在诸多问题

2011年2月发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两城两带”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要求“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提出“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着力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基本形成国家创新中心的新格局”,正式确立了“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的地位。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以海淀北部、昌平南部两大区域为核心,涉及昌平、海淀面积约436平方公里。其中,昌平产业带涉及昌平区内六环路以南、回南北路以北区域及阳坊山前地区,涉及阳坊、马池口、沙河、回龙观、百善、北七家、小汤山、东小口等8个乡镇,总面积约210平方公里,占昌平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的15.5%。涉及风口地区的有阳坊和马池口两个镇。

1.产业园区低效扩张,布局分散

虽然昌平产业带内重点园区建设成就突出,然而,从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上看,仍然存在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园区各自为政、低效扩张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大量村镇工业在昌平产业带范围内快速无序蔓延。从规划内的园区发展来看,存在因管理机制与发展模式不同,规划范围内各类园区在功能布局、土地投放、项目引进等方面自成体系,用地开发相对散乱,园区关联性较差的问题。

2.绿化隔离地区难以有效控制,生态环境退化

昌平产业带地处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范围内,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涵养、生态服务职能。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昌平产业带地处北京北部平原绿地及生态屏障范围,《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2003)》要求该地区建设总用地占35.7%,绿色空间占64.3%。通过北京市规划委昌平分局的空间叠合分析,昌平产业带内与规划绿化隔离带相重合的面积达到144.8平方公里,占产业带总面积的将近70%。依次计算,昌平产业带范围内的集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不应超过64.2

文档评论(0)

134****46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