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应用技术与理论发展过程Complicated/Complex19701980199020002010ARPANETEmailLANWWWSNMPPacketSwitchingDNSTCP/IPP2PEnd-to-EndArgumentsInternetArchitectureQoS/TrafficEngineeringSelf-similarity/Long-rangeDependenceWirelessNetworksScale-free/Small-worldCognitiveNetworksAutonomicComputingCongestionAvoidance/ControlMobileInternetUniversalNetworkWirelessAd-hoc/SensorNetworks固定、有线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移动、传感异构认知、协同*网络发展:认知网络Cross-layer跨层Cognitive认知Cooperative协同返回**?我们知道网络不无处不。1969年阿帕网的出现,将人们带进了全新的网络时代。上世纪90年代,网络进入了快速的多样化发展时期,移动、传感等一系列关键词相继出现,网络呈现出异构的特征。面对复杂度越来越高的网络环境,需要更加智能的管理方法,认知网络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网络通过认知和协同可以与复杂多变的环境产生互动,更好的挖掘和利用信息资源,提供异构网络互联的基础。认知和协同作为普适性的原理,将成为下一个可以推动网络发展远景的理论。因此,我选择认知网络作为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研究方向。**正如我前面所谈到的,复杂的网络环境和智能化的应用需求推动着认知网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网络管理急需向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动态变化的自主管理方向转型。在跨层、认知、协同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的认知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方向,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Chapter7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7.1基本概念(教材7.1、7.2、7.3、7.5)§7.2线性定常系统差分方程的解(教材7.4)§7.3卷积(教材7.6、7.7)*序: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I)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的相似性:微分方程vs差分方程,求解方法一一对应;求解系统:卷积vs卷积和;变换域方法:FT、LTvsZT、DFT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连续时间信号离散化、量化数字系统的输出离散事件数字系统的优势:易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具有体积与重量优势(eg:第一台计算机)存储容量:1Mb存储器价格;存储改变信息共享方式数字信号处理:多维分析与处理(eg:二维小波、FFT)*无能为力之处:执行器多为模拟信号控制高速A/D仍然是一个瓶径(bottle-neck)射频段,模拟信号与系统容易实现模-数混合系统(eg:SWR)特点:充分数字化的无线电通信系统;A/D、D/A尽量靠近天线,连续时间系统最小化SDR:带天线的特殊计算机(普适计算)byJ.Mitola利用可编程技术选择系统功能和体制,具有通用性、模块化、兼容性、灵活性CR:认知(感知)无线电模数混合:顶级系统设计师的标志,一般人(~_~)序: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II)*§7.1基本概念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定义:自变量(宗量)为离散点的信号(函数),记为连续时间信号离散化如图所示*2.典型序列(1)单位样值(冲激)序列(2)单位阶跃序列*(3)单位矩形序列*(4)正弦序列:举例sradpts重要概念*(5)复指数序列3.信号分解*4.离散系统模型例:y(n)?ay(n?1)=x(n)求和:相乘:*分支:一步延迟(一步右移)算子:*一步导前(一步左移)算子:例:*差分方程:零状态:零状态线性系统:**5.系统响应=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6.单位样值响应h(n):*7.因果系统:因果序列:BIBO稳定:*§7.2线性定常系统差分方程的解1.迭代方法:*差分方程描述了一种递推形式迭代法的代数原理:*2.时域经典方法:先求齐次解的形式:**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出与输入有相同的形式:输入输出特解(r与特征根重)(r不是特征根)*3.响应分解法: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