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页
《马说》课内外阅读分层练
第一部分:课内基础
马说①韩愈
世有伯乐②,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③辱于奴隶人④之手,骈死⑤于槽枥⑥之间,不以千里称⑦也。
【注】①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②[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③[祗(zhǐ)]同“衹(只)”,只,仅。④[奴隶人]奴仆。⑤[骈(pián)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⑥[槽枥(lì)]马槽。⑦[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②尽粟一石③。食④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⑤,且⑥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注】①[一食]吃一次。②[或]有时。③[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④[食(sì)]同“饲”,喂。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⑤[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见,同“现”。⑥[且]犹,尚且。
参考译文:一匹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表现在外面,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①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④,执策而临⑤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⑥?其真不知马也!
【注】①[策之]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②[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③[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才能,才干。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⑤[临]面对。⑥[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参考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马说》与《九方皋相马》(12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②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穆公不说,召伯乐,曰:“败矣!子所荐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
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
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分)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2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1 理解诗歌意象-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docx
- 05 概括人物形象-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docx
- 05 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docx
- 07 分析论证思路-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docx
- 八年级上册默写篇目——2024年中考(解析版).docx
- 八年级上册默写篇目——2024年中考(原卷版).docx
- 八年级下册默写篇目——2024年中考(原卷版).docx
- 九年级下册默写篇目——2024年中考(解析版).docx
- 九年级下册默写篇目——2024年中考(原卷版).docx
- 六年级下册默写篇目——2024年中考(解析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