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pdfVIP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

1“

.对联对于培养家国情怀有着重大价值。讲屋宏开,群仰海邦领袖;吟坛载

启,争承尼父渊源。此对联体现孔子教育方面的主张是()

A.豫时孙摩B.有教无类C.仁者爱人D.因材施教

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来源于()

A.老子的学说B.孟子的学说C.孔子的学说D.墨子的学说

3“”

.下表是先秦诸子关于国家安危问题的讨论(部分)。材料认为,国家安危

的关键是()

材料出处

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慎子》

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吕氏春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A.国君B.民众C.道义D.宗庙

4“…

.据《道德经》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圣人去

甚,去奢,去泰。这反映出道家学派主张()

A.顺应自然B.以德治国C.互爱互利D.以法治国

5.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指出:之前尧舜用禅让的方式传承帝位,受人尊敬,被

誉为圣王,但燕王禅让给大臣却使燕国因内乱而亡国……由此看来,是非善恶

随时势而变化。该观点属于()

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

6“”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兼爱非攻尚贤B.无为而治C.树立君主权威

D.取得民心

7“”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意思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

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这一言论应出自()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8“”

.老子认为: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要求统治者()

1

A.爱惜民力B.提倡节俭C.无为而治D.以德治国

9“

.墨子指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

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据此可知,墨子主

张()

A.社会成员间要相互救济B.建立大同的和谐社会

C.政府要赈济贫困的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设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活动方案撰写,ppt撰写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