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障碍疾病详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强迫性障碍

英文名: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缩写:

别名:强迫症;强迫障碍疾病代码:

ICD:F42.9

概述: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obsession)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力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强迫症的特征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病人焦虑和痛苦。其强迫思维或冲动虽并非自愿且令人反感,患者明知强迫症状是异常的,患者意识到自身的观念或行为有悖于正常,但不能自控,无法摆脱,并因此感到焦虑和痛苦。症状可因某些应激因素而加重。如果缺乏适当治疗,常有中度到重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其人格特点多带有突出的强迫特征,表现为墨守成规、优柔寡断、过分仔细、苛求完美、力求准确等。

强迫症患者表现为反复、不合理的担忧,并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得到安心。治疗的关键是让他们面对所害怕的事,不采取抵消的行为,就会发现这种强迫思维没有基础。药物可减少这种强迫思维的强度,并使患者容易抵抗。但真正的康复是面对强迫思维没有焦虑,而药物做不到这一点。以往认为强迫症颇为罕见,但现在显示强迫症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常见。男女发病几乎相等。强迫症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发病。不经治疗,强迫症的症状会有时缓解,有时加重,呈波动病程。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保持稳定,而部分患者的症状可逐渐恶化。病程迁延的强迫症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来减轻精神痛苦,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治疗包括行为治疗或行为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有改善或学会较有效地应付他们的症状。

法国精神病学家Esquirol(1838)首次报告一例强迫性怀疑的病例,并把它归之于“单狂”(monomania)一类。Morel(1861)创用“强迫观念”一词,认为这

2

是一种情感性疾病。Westphal(1878)归纳了前人的看法,提出强迫观念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情感之外的疾病。Janet(1903)创用“精神衰弱”一词,其中包括了强迫观念。其后,Freud在神经症分类中,把强迫性神经症作为独立的疾病与癔症并列,归入精神神经症一类。在ICD-10分类中属神经症性障碍中的一个疾病类别。DSM-Ⅳ则把强迫障碍归入焦虑障碍一类。本病在我国CCMD-3分类中属神经症。

流行病学: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疾病,患者明知不合理,但经常出现以致无法控制和摆脱,因此感到十分苦恼。1982年据我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本病在15~59岁人口中,患病率为0.3‰;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1.3%。在精神科门诊中占0.15%~2%。发病年龄多见为16~30岁,性别间无差异,脑力劳动者居多。城乡的患病率相近。天津市区调查(1981~1982),强迫症患病率为0.13‰,占全部神经症的1.0%。女性患病率(0.21‰)略高于男性(0.05‰)。据美国规划区流行病学调查(ECA),强迫障碍的月患病率为1.3%,终身患病率为2.5%,(Regier等,1988)。英国全国性精神病调查,本病的月患病率男性为1%,女性为1.5%,女性高于男性(Bebbington,1998)。

病因:过去大多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20年来,遗传和生化研究,特别是广泛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提示本病的发生有其生物学基础。

1.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表明,强迫症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焦虑障碍发病危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如果将有强迫症状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人包括在内,则病人组父母的强迫症状危险率(15.6%)明显高于对照组父母(2.9%)。双生子研究显示,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提示强迫症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生化改变有人认为5-HT能系统可能与强迫症发病有关,有5-HT再摄取阻滞作用的药物,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可以对强迫症有效。有学者发现强迫症病人的血清催乳素增高,或有皮质醇改变,其在强迫症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3.解剖与生理切断额叶与纹状体的联系纤维对难治性强迫症有效,推测可能与基底核功能失调有关。

4.心理

(1)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迫症状形成的心理机制包括:固着、

3

退行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