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百人计划”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研究项目名称:浙闽沿海晚白垩世火山活动构造意
义研究
受资助人:邢光福
所在单位: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起止时间:2004年10月~2007年10月
国土资源部
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1
目录
一、研究领域及资助研究项目概况3
(一)研究领域:3
(二)资助项目研究概况:4
二、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5
三、研究工作总结8
(一)合同计划实施情况8
(二)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9
(三)资助期间负责或参与的有关科研项目情况,包括国家、部、地方的科技计划项目
或地调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等。49
2
一、研究领域及资助研究项目概况
(一)研究领域:
浙闽沿海地区以大规模中生代火山活动为其显著的区域地质特色,地质调查
研究程度较高,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长
期以来对晚白垩世火山活动关注甚少,成为区域中生代火山地质调查研究的薄弱
环节,其原因主要是区域晚白垩世火山岩仅零星出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近年来,我们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逐渐新发现了较多的晚白垩世
火山岩,特别是在普遍被认为属晚白垩世的红层中,多处发现火山岩夹层。
例如,浙闽沿海白垩纪红盆较为发育,一般认为红层主要属河流相砂岩、粉
砂岩及砾岩类。但我们在实施“浙江省1/25万嵊县幅区调”的过程中,通过地
质剖面测制和系统岩石薄片鉴定,发现红层中含多层细玻屑凝灰岩夹层,成层性
好,手标本颜色与外貌与正常沉积红层极为类似,野外很难区分。如我们测制的
新昌县镜岭永康群朝川组红层剖面上,火山岩与沉积岩地层的厚度比例为1∶
2.3,即其中将近1/3为火山岩。对天台盆地天台群两头塘组红层剖面的测制也
得出类似结论。上述晚白垩世火山岩的陆续发现,为开展本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能。
此外,晚白垩世火山活动的研究还具有重要构造意义。以往的研究表明,浙
闽沿海发育NE向白垩纪后造山A型花岗岩带(年龄集中于100-93Ma,主要属早
白垩世末期),标志着燕山造山事件已基本结束(王德滋等,1995,2002)。但在
浙闽沿海地区,典型的晚白垩世火山岩及共生侵入岩类年龄大多小于93Ma。例
如,福建境内为石牛山组火山岩(91-82Ma),主要分布于闽中永泰—德化一带的
石牛山破火山口及闽侯五虎山等地,包括碱长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碱长流纹岩、
球粒流纹岩、石英粗面岩、流纹质碎斑熔岩,均发育中央侵入相正长花岗斑岩(冯
宗帜等,1991)。此后火山活动大面积趋于停歇,新生代后区内仅出现基性火山
岩浆活动,形成浙江嵊县组和福建佛昙群等新近纪玄武岩。浙江境内为小雄组火
山岩(~91Ma),主要局限于临海—三门一带的小雄盆地中(亦属破火山口型盆
地),包括碱长流纹(斑)岩、(碱长)流纹质凝灰岩、(石英)粗面斑岩和安粗
岩,有霏细斑岩、正长斑岩侵入其中(翁祖山等,1999);我们在1/25万嵊县幅
区调中,于浙东宁海县水车新发现了小雄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90Ma,前人
3
归为下火山岩系顶部的祝村组,邢光福等,2003),岩性为流纹质富晶屑熔结凝
灰岩,尚未发现共生侵入岩类。上述地质现象暗示区域上晚白垩世火山活动时代
晚于后造山A型花岗岩带的形成,这就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A型花岗岩带
形成之后发生的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是燕山造山期岩浆活动的残余,还是另
一期造山作用的初始产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