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01T 262—2022《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pdfVIP

DB3401T 262—2022《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下是对文档生成的摘要标题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目录1再生稻术语和定义2再生稻产地环境3品种选择4育秧5种田准备6秧盘选一再生稻术语和定义再生稻,又称“超中优高产”,是指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使稻桩上休眠腋芽萌发成苗抽穗结实并再次收获的水稻二再生稻产地环境再生稻种植区的地理环境要求满足NYT847的规定农田应位于远离城市气候适宜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三品种选择为了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需选择生长周期短抗逆性

ICS65.020.01

CCSB50

3401

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标准

DB3401/T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oductionofratooningrice

2022-11-03发布2022-11-03实施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01/T262—2022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稻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秧、头季稻管理和再生稻管理等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再生稻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1922机插育秧技术规程

NY/T2156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DB34/T1702—2012超级中籼杂交稻优质高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稻ratooningrice

利用收割后的稻桩,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使稻桩上休眠腋芽萌发成苗、抽穗结实并再次收获的水

稻。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847规定,灌溉水应符合GB5084规定的三级以上要求。

5品种选择

生育期125天~135天、分蘖力强、抗病抗倒伏性强、腋芽分化能力强的品种。

6育秧

6.1育秧方式

1

DB3401/T262—2022

旱育秧。宜采用塑料硬盘、旱地熟土和商品基质按7:3均匀混合育秧苗,及流水线播种作业。

6.2营养土准备

旱地熟土选择肥沃疏松、无杂物、病菌少,pH在5.5~6.5的土壤,在含水率10%~15%(手捏成团,

落地即散)时过筛,土壤粒径在5mm以下。按每100kg床土均匀拌入养分含量为45%(N:PO:KO=18:9:18)

252

的复合肥200g~350g进行床土培肥。土壤pH值大于6.5的土壤,应在播种前20天用硫磺粉进行调酸,使

土壤pH值为5.5~6.5。

6.3秧田准备

秧田宜选择离大田较近、背风向阳和排灌方便的地块。按秧田与大田1:80~1:100的比例,每

222

666.7m大田备足6.0m~8.0m秧床。

6.4秧田整理

播种前20天,将秧田耕翻待整,于播种前5天~7天抢晴干整作畦。精耕细耙至田面平整土细、无坷

垃、无残茬。畦宽1.4m~1.5m,畦间开沟,宽45cm~50cm、深20cm~25cm。

6.5秧盘选择

2

选择无破损、无变形、盘面清洁的秧盘,每666.7m大田需备足标准塑料秧盘20只~25只。

6.6种子配备

2

每666.7m大田应备1.7kg~2.0kg种子。

6.7种子处理

晒种1天后,用种子处理剂浸种8h~10h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