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发展史上词序的变化及语法化的论文.pdfVIP

汉语发展史上词序的变化及语法化的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汉语发展史上词序的变化及语法化的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摘要】本文对孙朝奋博士于1996年出版的《汉

语发展史上的词序变化及其语法化》一书进行了简要

地介绍,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分析说明,也论

述了它对语法化研究所做出的新贡献以及有待进一步

改善之处。

【关键词】语法化;重新分析;类推

一、语法化与汉语句法研究

本书根据孙朝奋博士在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论文修

改而成,1996年被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分六章,

基本上采用归纳—演绎—再归纳的写作思路。第一章

勾画了本书的篇章结构,阐明了本书的研究目的。作

者讨论了汉语句法研究与普通语法化研究之间的关

系,介绍了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最新发展以及汉语历

史分期和历史语料的选择问题。中国学者对汉语语法

化的研究经历了由单纯描写语法现象到在描写的基础

上解释语言现象出现的动因和机制的变化。本书也是

对近期语法化研究发展的一个总结,作者以几个汉字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为例,用事实证明了他们从古到今的变化确实是一个

语法化的过程,从语言内部找出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动

因和机制,继而对语法化研究和普通语言学研究中存

在的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介词词组的语序变化与汉语语言结构

第二章讲述的是介词词组的词序变化及其与汉语

语言结构的关系。作者以《左传》和《史记》为依据,

选择了古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介词“以”,“于/於”,

结果显示,无论数量上还是频率上,动词前后的介词

短语比例大致相当,借此否定了所谓的参数设定变化

(parametersetting)。

“以”用法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导致了交流上的障

碍才使得它的诸多用法逐步被其他的词所替代。如

“以”可以表示工具,后来被“把/将”取代,元代以后,

又逐步让位于“用/拿”;上古汉语中,“以”还可引导间

接宾语,但在v1v2连动结构的类推和两个同音异义词

“与”的重新分析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双宾结构

“v1do与io”,这也是现代汉语中“给”的前身。

同样的道理,“于/於”作为上古汉语中主要放在动

词后面的介词,交流上的不便也是导致其变化的外部

动因。其被动标记身份从六朝开始让位于“为”“被”,

因为此时,带施事主语的动词性复合词v-杀与代受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主语的动词性复合词v-死之间的界限得以中和化

(neutralization),即它们既能带实施主语又能代受事主

语,这样就造成了谓语之前的名词性成分角色的复杂

化,施事和受事混杂不清,造成交际上的困难,这时

的语言倾向于产生一种语法手段,有效标示谓语之前

的施事名词,而“被”本身的特点最适合充当这一角色,

便在此背景下语法化为前置施事标记(agentmarker)。

上古汉语中,“于/於”以及“如”“似”“比”还可以用

作比较中枢词(pivot),而现代汉语中,只有前置“比”

有此项功能。这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相同的句

法环境和语义相关性(semanticsimilarity)的推动下,

“比”与其他成分进行重新分析(reanalysis)的结果。

经过这些变化,放在动词之后的介词短语逐步让

位于放在动词之前的介词词组,表面上形成了这种现

象[v+附加语]—[附加语+v]。事实上,介词短语只是根

据是否表示结果状态而进行重新分析而已,表示结果

的附加语只能出现在谓语之后;而表示伴随状态的只

能出现与谓语之前。由于现代汉语中介词短语是表示

动作伴随状态的,所以整体上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前

移了,这是现代汉语影响全局的语法规律之一。介词

短语的位置变化导致了s+pp+vp范式的出现,该范式

的类推作用使得联动式的第一个动

文档评论(0)

199****2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