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pdfVIP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算法是指计算机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预

测推理。当前,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

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作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一般是通过算法的运行对人们的行为心

理带来影响,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

等。

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

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

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也在

无形中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使得人们更重视跟自己的假

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目前部分商业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搜寻结果,进一步提供内容

相近的网络信息,这种让人产生“挠到痒处”的心态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当我

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

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

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一般只注意自己选择的

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内容,久而久之,会陷入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信息

茧房会加剧网络用户群体的极化,群体内的成员与外部交流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

因为拥有相似的观点和看法,内部趋同的特征愈发显著,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

狭隘等不良心理,并诱发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

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设置中,有时为了规避用户的反对,将一些体现个人自主性

的设置隐藏很深,一般用户面对眼花缭乱的设置,很多情况下只能接受系统的缺省

设置,将自主性完全交由平台。这种情况下,个体会不自觉地陷入平台算法推荐的

信息中,对推荐内容感到高度满意并很难感知到自身的信息受限。算法借此不断培

养用户对平台的依赖,久之,用户信息接收维度变窄,获取渠道单一,在单调的信

息交互中形成特定的兴趣习惯,深陷“信息茧房”的桎梏。

尖叫效应是在资讯传播中得以显著体现,通过非法剪拼改编的惊悚、恶搞等低

俗内容,迅速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无论是从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还是引发人们

的指责批评,都能获取高额的流量和点击率。在网络关注为王、流量为王的导向下,

这种效应会成为一种传播的价值导向,吸引更多人制作违反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

内容,在众多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下,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造成不良影响,算法就会沦为尖叫效应的帮凶。

(摘编自朱廷劭《算法技术人文应用中的向善思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第10期)

材料二

如今,AI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AI会利用大量的数据,再通过一定的算

法,验证过去学者们依靠观察、访谈等传统社会科学方法所得到的有关人类社会的

认识理论,但有时也会给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观点,貌似违反了过去我们对

于人类社会的认知常识。

在有些专家看来,如果通过数据、算法得出的结果违反直觉或者常识,这不仅

是常见的,而且是应该的。“直觉、常识本身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大数据很大的一

个优点就是帮助我们寻找出一些靠人类直觉无法得到的结论。”

但要依靠数据和算法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解、解释,乃至帮助人们进行抉择,数

据就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首先是数据规模要足够大,即使无法做到全样本数据,也

应尽量实现数据来源的随机性,选择的数据要有代表性;其次则是数据质量应尽量

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有所保证;此外,如果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算

法的复杂性也能够大大降低。

如果上述要求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当我们利用AI进行决策时,将更有可能得

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但人类社会高度复杂,并且时刻都在变化,相对固定的算法很

难做到长久有效。而且,算法的不断更新、修正,也是保证大数据应用能够取得可

靠结果的重要因素。以互联网上运行的推荐算法为例,可能几小时就会迭代一次。

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毫无疑问是近年来数据和算法给大众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

因此,也不断有批评者对信息推荐算法导致“信息茧房”效应加剧的问题进行批判。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