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讲话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会影响孩子的自尊

有这样俩位学生、王晓和张颖是中学同学。王晓的父母都是中

学教师,虽然家庭经济收入并不高,父母每月的收入加起来不到20

00块钱,但是王晓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父母身边长大,并

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了家庭的爱和温暖。张颖的父母是个体户,家庭经

济条件很好,每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

所以,张颖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偶尔才去看她一次,

高兴的时候给她买这买那,不高兴的时候常常对她严厉训斥,张颖从

未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那么,王晓和张颖两人的自尊会有什么不

同呢?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

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孩子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

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是首先

通过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自尊既然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当然也会首

先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的结构、经济收入、

教养方式等)和父母本身的特点(如父母的职业、受教育水平等)都

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自尊的形成和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因素中对孩子自尊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它

不仅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水平,而且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速度和

方向。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后发现,父母对孩子采取“温暖与理解”

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孩子自尊的发展,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相反,如

果父母对孩子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

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则会阻碍孩子自尊的发展,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是家庭因素中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第二大因

素。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孩子的自尊水

平也越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虽然不是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直接因

素,但是它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发挥作用。一方面,受教育水平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父母的理想、情绪、家庭关系、生活方式、教养方

式等;另一方面,受教育水平决定着父母的职业地位,而职业地位又

决定着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也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这

些精神的和物质的条件结合在一起,就会造成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条

件积累。

家庭的结构也是家庭因素中的重要方面,心理学中一般把家庭结

构分为“核心家庭”和“非核心家庭”两种。“核心家庭”是指由父

母和孩子两代人组成的家庭,“非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祖父母或

外祖父母与孩子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组成的家庭,或者是孩子直接由其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隔代家庭。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后发现,核心

家庭的孩子其自尊发展水平高于非核心家庭的孩子,这可能与两类家

庭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不同有关。非核心家庭比核心家庭在

教育子女上有更多的弱点,一般来说,祖辈对孙辈多偏重抚养,而父

母对子女则不仅注重抚养,还注重教育,核心家庭更多地使用正确的

教育方式。

二、家庭教育也是影响中学生犯罪成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同时也是未成年学生成长的第一重要环境,

因此,家庭对未成年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未成年学生品质

性格的形成与思想行为的发展具有最基础的综合性影响。一个未成年

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首先是在与家庭成员的朝夕相处中,耳

濡目染、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因此,家庭环境不良、教育方法不当等

对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学生

违法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长辈、父母的言行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

父母用人格、品德以及家庭生活习惯给予子女的熏陶,是一种潜移默

化的教育。但是,言传不如身教,在未成年学生的心目中,家庭成员

平时的言语和行为就像一面镜子,成为未成年学生的“楷模”,长辈的

一举一动,未成年学生耳濡目染,对世界观的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不尊重孩

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子女不是采取循循善诱、正确引导的教育方法,

而是采取“棍棒型”、“溺爱型”、“放任型”的方法,或一味溺爱滋长了

未成年学生不劳而获的习惯,棍棒相加造成子女离家出走,逃学或夜

不归宿,以致酿成违法犯罪。

3、父母离异、家庭解体,给未成年学生带来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

恶劣的家庭环境,养成了孩子孤僻的性格,畸形的心态,残缺的家庭

使未成年学生过早地失去父母之爱,失去正常家庭的温暖和教育,过

早地、盲目地流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