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原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解析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城市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出现了。
在阶级社会中,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始终存在。不过,城市地位的根
本性变化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大
超过了以前。那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原理城市社区
与农村社区解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
1.城市社区: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
人口所组成的社会。
2.城市社区特点:人口集中,导质性强;经济和其他活动频繁;具有
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具有结构复杂的各
种群体和组织;家庭的规模和职能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较松
散;思想,政治,文化相对发达。
3.农村社区:指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
4.农村社区特点: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经济活动简
单;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到传统势力影响大;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
工远不如城市复杂;家庭在生活中期最重要的作用,血缘关系浓厚,人
际关系密切。
(一)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
在当代转型社会中,社区不论其类别如何,都是一个与外界相连
的开放系统。不同类型社区间的互动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区是人类聚落的初始形态。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相对应,
它具有以下—些特点:
(l)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2)人口同质性强,社会整合程度高;
(3)具有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4)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城市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出现了。
在阶级社会中,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始终存在。不过,城市地位的根
本性变化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大
超过了以前。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从而导致了
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
(二)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方面。传统
上,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种。
(1)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
1.所谓城乡融合,是要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
市与乡村的具体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
且是必要的。在此思想指导下,人们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三种主要
理论模式,即: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模式
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2.关于城乡协调发展,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1.优势发展原则;
2.整体发展原则;
3.互益发展原则;
4.地区平衡发展原则。
(2)城市布局理论
1.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理论主要是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
衡和缩小地区差别的问题。一般说来,布局理论对社区考察的重点在
地理区域的比较。就我国情况而言.主要是东、中、西部的布局和沿海、
内地、边疆的布局。布局的焦点是城市,而城市布局的主要内容是经
济和人口等方面的布局问题。
2.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我国城市大多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
海地区。这种分布是否合理不能仅从东西部国土面积的比重上简单地
加以考察,应当区分平衡分布与平均分布。所谓平衡分布就是要根据
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人口等因素
综合考虑,从而做到合理布局,使城市布局和发展与该地区的环境开
发与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协调。
3.环境与城市布局。环境因素对于城市布局有着重要影响。一个
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
4.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呈
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它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5.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本身意味着人口的再分布。同时,
城市的建立与发展也与人口有关。人口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布局与发
展,应与地区环境、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协调起来。
(三)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1)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社区转变现代社区。除了城
市化趋势之外,当代中国的社区转型还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转变;
2.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
3.在生活方式方面,日益注重效率,生活节奏加快,并且人们的
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作业(书籍版).pdf VIP
- (高清版)T 19964-202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pdf VIP
- TB∕T 1632.2-2014 钢轨焊接 第2部分:闪光焊接.pdf
-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及其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
- 边坡治理设计合同.docx
- 过年习俗课件.pptx VIP
- 07SG359-5(无水印免积分).pdf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全面管理中国专家共识.ppt VIP
- 党纪学习教育个人问题检视清单及整改措施(“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四个方面各十条问题和整改措施).docx VIP
-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