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 副本.pptx

《扬州慢》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 副本.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习任务;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诵读指导;任务一整体感知,理意品韵;如何理解小序中的“黍离之悲”?;初读词作品韵味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自由诵读。;任务二鉴赏诗歌意象;任务二鉴赏诗歌意象;任务二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对比显悲,着一“尽”字,荒凉之境全出。;

①“废池乔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

②作为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它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③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①此句用典,化用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②虚实对比,让我们想到昔日热闹场景,以此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之情。

③抓重点意象“月”,抒发感慨。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作者却借助“通感”手法,用触觉感受之“冷”与听觉感受之“无声”来展示视觉所见之“月”,移人情于物象,似乎明月也有情,为昔盛今衰之扬州而伤感、而沉默!作者借月这一意象营造凄清、感伤气氛,寄托悲怆之情。

;《扬州慢》;①虚实结合,虚写昔日的扬州,实写眼前的扬州。一虚一实,虚实相生,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对比鲜明,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也开拓了诗中的意境。

②用今昔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借景抒情。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这首怀古词通过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阅读古典诗词,要把握作品中意象的特点,揣摩其组合方式,体会独特的意境。反复诵读品味《望海潮》和《扬州慢》两首词,比较二者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的不同。;《扬州慢》

(1)意象选取:

①与《望海潮》多有不同。无论是序文中的“夜雪“荠麦”“寒水”“暮色”“戍角”,还是词中的“废池乔木”“清角”,荡在“波心”的“冷月”,要么色彩昏暗,要么色调阴冷,要么声音悲凉,呈现出一幅萧条、荒凉、清冷的画面。

②意象组合:背景、主题与《望海潮》恰恰相反,该词以寥落、空寂的扬州城为背景,主体为具有自然属性的意象,以在凄清戍角悲鸣背景下的夜雪、荠麦、寒水、暮色、乔木等意象,烘托出战后扬州城人迹杳然、街巷空寂的凄凉景象。

(2)意境营造:与《望海潮》相比,有两点不同。①营造的主体意境不同,该词用清冷意象营造出的是萧条、荒凉、空寂,令人伤感的意境。②词人在主体意境之外,还运用了移情入景、以乐景抒哀情的写法:词人以往昔的乐景如“名都”“佳处”、二十四桥等,衬托哀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令人伤感的画面和意境与令人回味无穷的繁华昨天,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椎心泣血。

;昔日:名都、佳处

文档评论(0)

喜欢写作,课件制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喜欢音乐,喜欢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