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现状、难点以及对策.pdf

企业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现状、难点以及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现状、难点以及对策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现状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年形成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正

在被打破,经营者的激励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长期以来经营者与企业

职工2-3倍的收入差距已经突破,多种激励方式的探索正在进行。但

经营者激励问题远没有解决。

1.激励强度不足。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的经营者相比,国有企业经

营者的收入普遍偏低,成为制约经营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最近上海

荣正公司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收入情况作了一次调查,接受调查的上市

公司中(145家),59%认为现行的薪酬制度不足以吸引和激励人才,

有35%认为目前还可以,但以后不好说,很自信的认为公司的薪酬结

构和薪酬水平能够吸引和激励人才的仅占6%。

对经营者激励不足特别体现在,一是在国有企业中,大型企业的

经营者激励不足比一般中小企业更突出,这些大企业本身行为比较规

范,经营者自我约束较强;同时受国家有关分配政策的制约,不如地

方一般中小企业政策灵活,改革的难度较大,因此经营者收入分配一

般偏低。二是在经营者中,主要经营者激励不足比一般经营者更突出。

平均主义在企业经营层中更难打破,许多企业在改革分配制度时,职

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打破了,但经营层的大锅饭却继续保留着,主要

经营者与一般经营者的收入差距一般较小。三是越是优秀的企业经营

者越是激励不足。这些经营者往往政治荣誉较多,但经济上的收入相

对较低。

2.激励方式单一。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低工资加少量奖金,有

的地方政府在年终根据经营业绩给与一次性奖励;少数企业近年开始

试行年薪制,但也还不够完善;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广泛采用的股票

期权、经营者持股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仅在部分地区的少数企业中进

行探索。单一的激励方式限制了经营者作用的全面发挥。

3.短期激励加强而长期激励不足。一般来说,工资加奖金,或者

年薪制,激励的重点是当期的经营业绩,属于短期激励,在这方面的

激励近年来普遍有所提高。但经营者如果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可能会

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许多决策行为的成效往往需要几年之后才能

显现,如果没有相应的长期激励,就可能诱发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而损

害出资人的根本利益。但许多长期激励的措施,如股票期权、经营者

持股等,尽管很多企业有这方面的要求,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暂

时还难以实行。

4.经营者收入分配不规范。一是对经营者的奖励带有一定的随意

性,奖励根据什么标准,奖励与经营业绩如何对应,并没有进行科学

的设计,经营者对此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因此激励作用有限;二是

政府部门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事实上经营者自己决

定激励方式和标准,经营者收入水平不能真正与经营业绩挂钩;三是

经营者收入的非货币化,职务消费不规范,名义收入低实际收入高,

对灰色收入的难以控制,造成经营者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合理。

二、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主要难点

1.出资人到位与内部人控制。由于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

家所有、分级管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由政府各部门分散行使,因此

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一是职责不清,二是权力与责任不对称。归根到

底,是没有人真正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承担责任。由于责任与权力脱

节,就很难保证权力的形式真正服从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相反,在

现实中,许多重大决策的失误、大量的重复建设、许多国有企业的经

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直至资不抵债,等等,实际上都找不到责任者,

也没有人去追究责任者。没有人真正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却

可以支配大量的国有资产,这才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最大漏洞。国有资

产出资人不到位,必然是企业的内部人控制。

这种内部人控制远比私营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要严重的多:私营

企业的内部人控制主要源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

关系,内部人的行为毕竟要受到法人治理结构的制约;而国有企业的

委托人实际上并不存在,作为出资人代表的政府与企业经营者其实都

是代理人,这种身份的相似性,使他们很容易在利益上趋于一致,因

而造成法人治理结构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制衡作用完全失效。

在这样一种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谁来对经营者进行激励

就成了一个问题。作为政府部门,既没有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的压力,也没有得到相应利益的动机,同时在于企业经营者的博奕中

始终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地位,难以保证经营者激励符合所有人利益最

大化的要求。政府作为所有者职能的弱化,使得经营者激励很可能成

为经营者自己的事,即自己激励自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