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讲义.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文献学讲义

中国古典文献学讲稿

我们这门课程叫做古典文献学,它是一门讲如何对古典文献进行

整理与研究的学问。古典文献学是治中国文史之学最基本的学问,不

掌握这门学问,你的文史之学就很有可能成为“无根之学”。相反,

如果学好这门学问,你就有可能比较深入而顺利地在其他学术领域取

得成就。既然这样,作为文史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文献学课程自然

就是理所应当的。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古典文献学:

(1)“文献”一词的起源(2)“文献”的古典含义(3)“文献”

的现代定义(4)文献学的定义

(5)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对象(6)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

(7)学习古典文献学的参考书籍及必备的相关知识

导论

第一节“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一、文献

1.“文献”一词的起源: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论语·八佾》记载:“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

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里我们注意到孔子提到了两

个朝代名和两个诸侯国名,就是夏和杞,殷和宋,夏和杞,殷和宋又

是什么关系呢?杞,诸侯国名,夏禹后代所建,《史记》有《陈杞世

家》,其中的“杞”说的就是这个杞国。夏和杞是前后相承的关系。

另外这里的杞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杞人忧天”这个成语中的杞国。

宋,诸侯国名,《史记》有《宋微子世家》,宋微子,名启,是商王

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为商汤的16世孙,宋国的始祖。这里殷和

宋也是前后相承的关系。礼,指的是礼仪制度。征,征验、证明之义。

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它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夏朝的

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

殷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

话。这都是由于这两国文献材料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

以得到证明了。”这段话说明孔子对夏商二代的礼仪制度非常熟悉,

但夏商的后裔杞宋不能行先王之礼,由此导致文献的不足,所以孔子

对夏殷之礼的说法不能得到文献的证明。大家似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

问题:既然杞宋文献不足征,那孔子为什么还能言夏殷之礼呢?他所

熟悉的夏殷之礼是哪来的呢?我们看这样两条记载:《论语·八佾》云:

“周监(同鉴,借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汉书·礼乐

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遵从时代的要求加以施行),

有所损益。”就是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制定的。所

以清代刘宝楠说:“周监二代,周礼存,则夏殷之礼,可推而知。”

可见,孔子能言夏殷之礼,是从周礼推出来的。另外书中还提到了

“杞宋无征”这样一个成语,比喻事情缺乏证明材料。

2.“文献”一词的含义

探求文献的含义还要追溯到孔子的那句话,何晏《论语集解》引

郑玄注云:“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

贤才不足故也。”按照郑玄的解释,文指的是文章,献指的是贤才。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文,典籍也;献,贤也。”

朱熹是秉承了前代学者的说法,认为“文献”包括历朝的典籍和时贤

的学识。

郑玄和朱熹把“文献”一词分解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书面材料,

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所谓贤

人,当指那些博学多闻的人,或熟悉掌故的人,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活

字典。那么,过去有一个成语叫做“征文考献”,这是封建学者所强

的治学方法,是说要想了解过去的历史,一方面取证于书本记载,

一方面探索于耆(音齐古称六十岁曰耆)旧言论。言论的内容自然包

括世代相承的许多传说和文人学士的一些评议在内。征文考献即符合

文献的古典含义。

用文献二字自名其著述的起源于宋末元初的马端临,马端临写了

一部论述古代典章制度的政书《文献通考》,秉承了前代学者对“文

献”的见解并有所发展。其自序云:“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

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

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

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正史

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这里明显地表明本书取材来

源有二:一是书本记载,一是人们口传议论。并在文中加以区别,凡

是顶格写的,都是书本的记载;凡是低一格写的,都是名流、贤者的

议论。二者相交为用,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文献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