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品
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规范与流程
一、医院感染控制基本措施:
1、布局流程合理,做到有效分区(三区、两道),三区为:污染区、
潜在污染区、清洁区;两道为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
2、每日开窗换气2~3次/日,每日清洁各物体表面。地面湿式清扫。
每日操作结束后应对操作房间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识明显,分别清洗,定
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4、空调及空气消毒器过滤板、过滤网定期清洗,保持清洁。窗帘定期
清洗,保持清洁。
5、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其有效浓
度。紫外线灯管每两周进行一次酒精擦拭,保持清洁;每半年监测紫外线
灯管强度一次。
6、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7、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
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8、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灸针、
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
品必须达到消毒。
9、抽出的药液放置不要超过2小时,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
用,各种溶媒均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
10、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
感谢下载载
精品
菌器械保存液每周更换1次,容器每周灭菌1次。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
(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11、严格按照手卫生指征和方法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2、加强隔离预防和职业防护,防止职业暴露。如发生职业暴露后按
照工作规范与流程进行处理。
二、门诊接诊病人预防控制措施:
1、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2、接诊呼吸道疾病病人时应戴防护口罩;
3、疑似传染病,按下列途径管理:
发现甲类传染病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等);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收住
感染性疾病科,按传染病要求住院或转院治疗。
三、留观病人按标准预防控制:
1、普通病人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2、病人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但是需要抢救或病情危重,暂
无法转传染病院的:
⑴病人安置单人房间,就地隔离——除特护、医生必要检查、处置外,
其他人包括医务人员不得进入。
⑵避免转科,并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检查,以防在转送过程中
造成感染的播散。
⑶病房尽量配备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用品相对固
定,各种器械、抢救监护设备、隔离衣等不得与他人共用。
⑷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感谢下载载
精品
⑸病房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病房内设施用1000-2000mg/L的含氯
消毒剂溶液每日擦拭一次。
⑹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人用过的被单、床单、枕套等必须全
部更换,经消毒后再清洗;病人污染的环境必须作终末消毒处理。
四、医务人员防护:
1、医务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每诊治一
位病人均应洗手或手消毒;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更换消毒,严重污染时随
时更换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鞋套。
2、医生检查、换药时必须戴手套,离开病房后,严格洗手,并使用手
消毒剂。
3、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戴口罩,有条件者根据病
种隔离需要提供隔离服。
4、非该病区工作人员需进入时,应经该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
毒隔离要求的指导,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五、医疗废物处理:
1、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