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升初语文阅读之写人类文章阅读训练
(一)一个人的最后温暖
她是一个孤儿,一直跟着奶奶长大。
上了高中之后,需要上夜自习,很晚才能回来。从灯火辉煌的东
风大道到家,还需要走一段曲折幽深的小巷,尽管有昏暗的路灯,尽
管她一再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怕,可奶奶还是不放心,每晚都在路口等
着接她回家。
就因为这个,她不想上学了。那天,奶奶为了接她,滑倒在路上,
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奶奶就没命了。这几天,她心里一直涌动着辍学
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
这天,她刚转过路口,就看见了奶奶。同时,她还发现了一个老
人在那里摆摊修车。她和奶奶走的时候,老人也收了摊不紧不慢地跟
在后边一起往回走。
后来,她知道老人略有些跛足,就住在离她们家不远的后街。她
觉得这位修车的老人很慈祥,奶奶也觉得他人很好。由于老人一般在
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于是,奶奶放心地把她交给了老人。每天很晚
的时候,悠长的巷子里,就回荡着这一老一少回家的欢声笑语。
她不知道老人一天出摊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老人一天到底能挣多
少钱,她所清楚的是,因为有了这位老人,她就再也没有想过辍学的
事情。
后来,她上了大学。再后来,她有了不错的工作。那年冬天,她
回去看望已经风烛残年的奶奶,听说后街的那位跛足老人去世了。她
去吊唁。虽然那位老人没有给过自己什么,但一个个晚上的同行,还
是让她产生了感情。
她碰上了老人的女儿,悲戚地说:“老人可是位好修车师傅啊!”
老人的女儿并不认识她,说:“我爸爸哪里会修车啊,刚退休的那一
年,他在晚报上看到一个故事,就说什么也要去那个街口修车去。”
她突然想起几年前,她曾经在晚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过那条悠
长的巷子给她带来的烦恼。她问老人的女儿,老人读到的故事主人公
是不是一个女孩?
“是。”
“女孩是不是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奶?”
“是。”
“而您的父亲是不是怕女孩辍学,每晚出去修车是假,送女孩回
家是真?”
“是。”
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泪眼模糊中,她觉得整个世界,都被
老人的一颗心温暖了……
1.文中的“她”为什么一度有辍学的念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位修车的老人为什么要到“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说说文章写到“后来,她上了大学”,“再后来,她有了不错的
工作”有什么用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位老人去世了,“她”为什么要去吊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本文所记叙的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
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
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
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
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
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
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
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
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
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
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