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乡村。”这表明“三农问题”至今还没有根本解决,城乡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推动乡村振兴仍然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②我国学界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难题是乡村发展。近现代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便将目光转向如何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原金陵大学农村社会学家乔启明提出转移农业劳动力、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率等解决办法,是当时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见解。这种观点是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视角来考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不同,也有学者更加关注从乡村组织的视角来思考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梁湫溟认为、要根本改造乡村,其途径就是建立新的乡村组织。费孝通也很早就认识到,苏南乡村要走出人多地少的困境,就要走乡村工业化的路子,就有一个与乡村社会组织相互适应的问题。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培育乡村内生动力持不同看法,认为中国乡村发展必须有外力的推动,吴景超认为,由于农村人口太多,发展的内生动力太弱,所以必须转移农业劳动力,发展工业救济农业,发展都市救济农村。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展和振兴已经探索了多种路径。由农村“大包干”改革形成的制度化成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初期推动农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从事非农产业,推动了乡村工业的发展。这一阶段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体现为乡村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收益以及由此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从1984年开始,国家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从此拉开了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的序幕。在这个阶段,农民工进城所形成的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不仅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近2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2022年我国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和实行规模化经营后,农业产出大大提高了。当前,随着乡村交通的便利化以及互联网对乡村的覆盖,城乡、产业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我国乡村发展和振兴的主流趋势,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回望这个过程,是一个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呈现减弱态势。与此同时,从新农村建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和外力对乡村发展的推动在不断增强。

④以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路径和过程的分析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不必在理论上图执于乡村发展动力的“内生”和“外生”、“造血”和“输血”之争,关键是能够在实段中把来自不同血源的血液融合成乡村持续发展的活力,形成一种能够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杂的机制。

(摘编自李培林《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和路径选择》)

材料二:

①如何进一步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高质高效实施?关键要回答好“如何看待乡村”“怎样振兴乡村”“谁来振兴乡村”三个问题,不断畅通城乡之间的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②乡村振兴,并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不能把乡村简单按照城市标准去规划建设,我们要看到并突出乡村固有的文化特色、资源优势和条件禀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向城市靠拢的过程,更不能搞成千村一面,抹平差异和特色。找准特色而非一味模仿,才能让城乡之间要素“有的放矢”精准流动。

③要素流动、凸显特色是乡村振兴的外在之“形”,而制度、产业等一系列领域的现代化则是乡村振兴的内在之“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土地流转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整合碎片化农村宅基地,既有利于缓解城市土地紧缺,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盘活农村资源要素的关键。数字赋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从顶层制度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育、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着手,逐步破解数字乡村建设中的难题。

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年轻人、知识分子要双向流动。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本乡本土的农民,只有激发农民自觉参与振兴的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同时,也要鼓励和吸引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这方面要出台更强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

(摘编自茅冠隽胡幸阳《城乡融合不是简单“向城市靠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乔启明提出乡村振兴要依靠转移农业劳动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kuaide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